唐莉霞,李海濱:課後服務和暑期服務應保障教師權益

唐莉霞,李海濱:課後服務和暑期服務應保障教師權益

圖源:網路

放學時間早於下班時間導致課後接送、學習、看護成為困擾很多家長的難題。相關調查顯示,無人看管、老人接管、課後託管和父母接送的學生比大致是2:3:3:2[1]。2021年6月21日教育部發布《關於推广部分地方義務教育課後服務有關創新舉措和典型經驗的通知》,要求課後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於當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時間後半小時,7月24日《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再次重申該原則。2021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支援探索開展暑期託管服務的通知》將暑假時間也考慮在內。

無論是課後服務還是暑期服務,都屬於學校教育的延伸,是為解決家長工作時間與孩子上學時間錯位的問題而衍生的一種教育服務。

課後服務和暑期服務的興起並以教師作為實施主體,一方面在於家長和孩子的需求,家長對課後服務需求率高達73。32%以上,這些需求產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工作繁忙,無法及時接送孩子;能力有限,無法輔導孩子;學生也渴望豐富的課後活動等[2]。另一方面在於政府無力承擔課後服務帶來的新增教育成本,所以向學校和教師轉嫁。

學校為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提供延時服務是從教育供給側進行改革,解決了父母沒空管教、隔輩親的教育鴻溝、校外培訓帶來的惡性競爭、兒童校外時間安全問題,實現課外時間從校外向校內的迴歸,但是晚於當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時間後半小時下班、暑期進行託管服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師負擔。

一、課後和暑期服務對老師的影響

(一)教師的勞動權益受損

曾有調查顯示,中小學教師平均每週工作時間為52。54小時,包括工作日工作時間44。11小時、工作日晚上工作時間4。84小時以及週末工作時間3。59小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加班,七成以上教師週末加班時間在1小時以上[3]。根據《勞動法》中“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規定,教師的工作時間遠遠超過法定勞動時間。學生家庭的安排絕大多數是先將孩子送往學校再去工作,為了對孩子的安全負責,教師不得不提前到校。如果課後服務結束時間再晚於家長正常下班半小時,教師的勞動權益進一步受損。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規定教師有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的權利。公立學校教師包括在編教師和合同制教師,在編教師屬於政府和學校的雙重職工,與學校之間非勞動關係,屬於一種特殊的人事關係。因此,在編教師極易受到行政權力的干預與限制,例如經常性的基層掛職、支教等,在編教師因人事、校長政績觀等原因不得不參加[4]。對於合同制教師,學校就成為《勞動法》意義上的用工主體,可自主決策是否與合同制教師續約,為了獲得工作機會,合同制教師極有可能受到壓力而被動參加。儘管《通知》提出教師志願參與,但

名為志願,實為強制,教師寒暑假的休假權力無法保障。

(二)教師工作內容顯著增加

教師不僅要進行教學工作、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還要參加課改培訓、學校各種行政性事務,工作內容已經十分龐雜。課後和暑假服務時間的延長,其包含的工作內容更多,除課業輔導、安全問題外,有早餐、午餐供應和午休服務的學校教師需要進行午間看護等,與之前的教學工作相比,工作量大幅度增加。目前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個性較強,所以管理較為困難,除此以外,教師課後服務時間延長意味著與家長溝通時間的合理化,教師與學生家長溝通還需要付出更多的情感勞動,工作壓力和負擔也在不斷上升。

工作內容的增加擠佔了教師備課、批改作業乃至自我提升的時間,影響正常的課堂教學質量。

(三)教師家庭工作衝突凸顯

教師也是雙職工家庭的組成部分之一,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中,他們也是父母子女、丈夫、妻子等家庭角色,教師在課後服務延長的半小時中,教師角色與家庭角色不相容,干擾甚至是擠佔其他角色的實現,而且工作干擾家庭的程度更高,家庭邊界比工作邊界具有更高的滲透性[5]。教師角色長時間難以轉換,極易產生角色疲勞,影響教師的職業認同,極易產生倦怠感。

二、綜合施策解難題

學生課後和暑期服務問題遠非一個單純的教育問題,而是一個關係民生的社會問題。且從課後服務和暑期服務的屬性來看,其具有公益性和公共性的本質特徵[6],政府、社會角色不能缺位,其成本也就不能單一地讓學校以及教師承擔。

可從對教師工作進行補償、教師工作時間輪換或對教師資源進行替代的方式保障教師權益。

(一)經濟激勵和待遇提升

課後服務和暑期服務並非是義務教育,教師的課後服務時間應該與課堂教學相區別。教師付出相應的勞動,應該獲得相應的報酬,單純的道德綁架並不能使教師提升工作效率。學校可對教師在課後服務中的工作量和工作時長、工作質量進行績效考核,按照階梯式薪酬制度,對參加課後服務的教師給予一定的薪酬補貼[7],同時在職稱評聘、表彰獎勵中給予激勵,例如可採用北京市的做法,利用積分制作為考核和補貼發放的依據。

(二)教師工作時間輪換

一方面可採用輪休制、錯休制。

針對課後服務和暑期服務工作時間,採用輪流休息的排班方式,針對家裡有特殊情況(如老人照料、子女接送)的教師進行靈活處理,例如暫不排班或者教師自行申報服務時間。教師可根據教學科目進行分類,如語文、英語類學科教師可提早上班時間,相應科目排課可放到第一二節,下班時間也相應提前。數學等其他學科老師可延後上班時間,下班時間也相應推後,錯休制的方式不僅能夠緩解教師課後服務工作時間長的問題,還能帶來交通錯峰等社會效益。

另一方面可採用彈性工作制,企事業單位可以採取彈性工作制幫助職工解決孩子接送問題

,國家可以透過稅收優惠等政策鼓勵彈性工作制,國家和企業相應承擔部分責任,同時強調企業等用人單位的社會責任,出臺相關規定平衡社會準時下班的責任底線。這是社會問題由社會共同解決的一個體現。

教師也可以採用彈性工作制的方式,採用核心工作時間和前後兩頭的彈性工作時間相結合的方式。

教師的核心工作時間是每天上課必須的坐班時間,彈性時間是教師可以自由選定上下班的時間,教師的子女接送問題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

(三)透過替代方式擴充師資來源

根據《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專任教師626。91萬人,小學生10561。24萬人,生師生比達到16。85:1。教師作為課後託管和暑期託管的主力軍,2015—2019年專任教師增速分別為0。91%、1。82%、2。69%、2。47%、2。91%,師資的低速增長極有可能弱化服務效果,因此需援引其他力量共同負責。

其一是引入專職班主任、帶班老師。

教師的工作包括但不限於指導學生早讀、上課、備課、課外學習輔導、批改作業、校內教研會議、校外學習培訓、讀書、聽課、同事交流、家校交流、開會、校內臨時事務等工作,由此可見教師工作具有密度大、型別多樣、變換頻率高和同時工作的多重性[8]。其中上課、備課、批改作業等教學活動時間只佔工作總時長的三分之一,近60%用於學生管理、家校溝通和臨時性行政事務的處理上[9]。

實際上,由於小學生年齡小,小學教師還要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其行為習慣,甚至還要看管低年級小學生用餐,

教師的責任邊界越發模糊,具有一種超越專業範圍的彌散性特徵,因此建議將非教學工作任務分離出去,建立更加精細的職業分工體系

,引入專職班主任或者帶班老師,提升教師的專業性要求,如課後服務和暑期服務這類不需要課堂教學的任務,可由專職班主任或帶班老師負責。

其二是透過政府購買方式適當引入校外培訓。

課後服務和暑期服務是一種準公共產品,政府應當承擔部分責任乃至全部責任。而校外培訓機構的教育內容剛好能夠和課堂教育的學科教學形成互補,如舞蹈、武術、擊劍等素質課程可由課外培訓機構完成,透過選單式服務提升素質教育。上海市暑期服務中教育企業和培訓機構志願免費提供課程,使得其課程獲得官方認可和新課程試點,效果好的課程會被納入政府購買的清單[10],這既與當前規範校外培訓形成政策聯動,也為孩子和家長“雙減負”形成一種內在的自洽。

其三是鼓勵師範類學生實習、志願者和長者參與。

一是實行“雙培養制度”,鼓勵師範類的學生實習,增加教師儲備,師範類學生也可以將此作為實習機會。二是鼓勵社群、家長、社會組織內的志願者參與,還可以透過適當補貼的形式邀請剪紙等民間藝人、能工巧匠擔任課後服務老師。三是鼓勵長者參與,包括退休老幹部、退休教師參與,彰顯長者風範,同時形成長者提供前喻文化、學生提供後喻文化的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劉宇佳。 我國小學“三點半難題”的現狀、問題及治理[J]。 當代教育論壇, 2018(02):16-22。

[2]馬健生,鄒維。 “三點半現象”難題及其治理——基於學校多功能視角的分析[J]。 教育研究, 2019,40(04):118-125。

[3]李新翠。 中小學教師工作量的超負荷與有效調適[J]。 中國教育學刊, 2016(02):56-60。

[4]李來原。 論事業單位在編職工聘用合同的法律性質[J]。 綿陽師範學院學報, 2016,35(12):61-66。

[5]蘆詠莉, 何菲, 馮麗紅, 欒子童。 小學教師工作-家庭衝突型別及其在職業倦怠上的特徵[J]。 教師教育研究, 2012,24(03):68-73。

[6]鄒敏。 中小學生課後服務的屬性及權責問題探討[J]。 中國教育學刊, 2020(03):32-36。

[7]潘辰午, 任嬌暘。 中小學課後服務實施的問題及對策——基於學校管理的角度[J]。 教育觀察, 2021,10(15):60-62。

[8]王富偉, 胡媛媛, 趙樹賢。 小學教師典型一天的制度分析[J]。 全球教育展望, 2018,47(09):117-128。

[9]張小菊, 管明悅。 如何實現小學教師工作量的減負增效——基於某小學教師40天工作時間的實地調查[J]。 全球教育展望, 2019,48(06):97-109。

[10]各部門、機構免費提供課程,教師是志願者,上海暑期託管怎麼辦到的?[EB/OL]。(2021-07-29)[2021-07-30]。https://new。qq。com/omn/20210728/20210728A08VLF00。html。

唐莉霞,李海濱:課後服務和暑期服務應保障教師權益

唐莉霞,李海濱:課後服務和暑期服務應保障教師權益

★ 本文作者:唐莉霞,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李海濱,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員,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教育學博士。

編輯:IPP傳播

關於IPP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IPP)是一個獨立、非營利性的知識創新與公共政策研究平臺。由華南理工大學校友莫道明先生捐資建立。IPP圍繞中國的體制改革、社會政策、中國話語權與國際關係等開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知識創新和政策諮詢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IPP的願景是打造開放式的知識創新和政策研究平臺,成為領先世界的中國智庫。

國家高階智庫

中國情懷 國際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