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學派、蘇格拉底、孔子、斯多亞學派比較(高中歷史表格化提綱)

智者的啟蒙

(普BC481-BC411)

蘇格拉底的智慧

(蘇BC468-BC399)

孔子的智慧

(孔BC

551-

BC

479

斯多亞學派的“人生而平等”(前4世紀-後2世紀)

背 景

經:希臘工商業發展

政:雅典民主政治高峰

個人:平民地位提高,

個人主義成長

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

政:民主政治由盛而衰,(民主政治遭到破壞)

思:對智者學派的反思(追求實利,忽視道德導致世風日下、道德淪喪)

經:生產力發展促井田制漸瓦解

政:奴隸主貴族統治漸瓦解。

禮崩樂壞,道德淪喪。

雅典

失去政治獨立,民主政體名存實亡。

羅馬共和國走向帝國,羅馬法不斷完善

受智者學派、蘇格拉底影響

關注問題

(哲學範疇)

認識人(外在的)與社會

與人類自身相關的問題

(雄辯術、修辭學、政治、法律)

認識自己:

關注人內在的倫理道德

(倫理、道德、教育、

知識、民主、秩序、

思想自由、人格獨立)

關注人、人與社會

(倫理、道德、教育、知識、秩序)

認識人與自然(自然哲學)、人與人的關係(社會哲學)

核心:倫理哲學

目的

工商、民主政治發展中維護個人經濟、政治利益

挽救世風日下的雅典社會,完善城邦民主政治

為奴隸主統治服務,

主張恢復周(禮)代舊制

主張

人是萬物的尺度

(人為中心:感覺、利益)

(人文、疑神、否權、批傳、創新)

強調理性(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否定絕對權威。認識你自己(善是人內在的靈魂)美德即知識

政:(

思想核心)“仁”

、禮治、德治、改良、重人事、政治,敬鬼神而遠之、和而不同

教: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依據:邏各斯即理

(產生萬物、萬物共有、與生俱來)

結論:一順應自然的生活是至善的

二、人生而平等

關注人、人與社會、知識、教育,有

理性精神和

早期人文色彩,

重實利,

忽視道德、法律、秩序

邏輯方法為辯論工具

言論 疑神、否權、創新

關注道德、

注重維護社會秩序

哲學

美德是人自身理性的體系

強調道德以知識為基礎,認為人必須有知識才能達到“善”,提倡“知識即美德”

孔子哲學出發點、核心是仁(仁愛有親屬尊卑等差)

研究

主題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生活。對自然的研究講求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注重社會和人文問題。

忽視對自然的研究

著眼點

強調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個性)

維護民主制度,

反映平民政治

強調人對社會的責任

維護等級制度(社會性)

反映貴族政治

目標

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權力和責任,利於個性發展和民主政治發展

民本思想從君主統治出發,不利於人的個性的發展

意義:1。世社2中心、

2。破2覺醒

3。人文起源

侷限:極端個人主義

主觀主義

相對主義

意義:1。反對智者

2。發現自我

3。啟蒙源頭

意義:開私學、創儒學

奠定主流傳統文化基礎

意義:1。 第一次論證

2人文

核心理論

2。全新政觀

影西政學

3。古代西方

人文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