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讀《陶行知名篇》有感

臨朐縣九山鎮初級中學 大崮崖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近代最具有影響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之一,也是最具有批判精神和創造精神的教育開拓者之一。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實踐,行知合一的師德風範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不愧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與實踐,為我們留下了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學習他高尚的道德情操,研究他豐富的教育遺產,以全面提高自身素質,使自己成為心靈世界的開拓者,智慧田野的播種者,人類文明的傳遞者。陶行知先生說:“待學生如親子弟”;“愛是教育的基本要素”;“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愛生不僅是教師人品、學識、情感與親和力的展現,而且傾注了教師對祖國、對人類、對未來的熱愛。因此,愛生是衡量一個教師師德水平的基本尺子。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愛是一門藝術”,能愛是一個層面,善愛則是另一個層面。作為教師,愛的形式與內容,就是教師品德、學識和情感的結晶。因此,教師要做到能愛、善愛:要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微小閃光點;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的一串串教育勞動成果。“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只有這樣的愛,才是以德立教。只有以德立教的“愛”,才能愛出師生間的“師生誼”,愛出“愛滿天下”的陶氏風範。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愛生”的內涵也在不斷地得到昇華。愛的雙向功能是現代教育中的媒介,潤滑油和催化劑,不熱愛學生的老師學生決不會歡迎他。因此,“愛生”是現代教育衡量每一位教師是否稱職的重要標誌。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我深刻地領悟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教師要勝任自己的本職工作,就需要做到“六個學會”:學會等待,學會分享,學會寬容,學會選擇,學會合作,學會創新。只有真正的具備這些素質,才能更好地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學校,愛學生,勝過愛自己,他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給我很大的啟示。 在育才學校經濟最困難的時候,他到處奔波,籌措資金,以維持學校的日常生活,他在艱苦險惡的逆境中對學生傾注了他全部熾熱的愛,竭盡奮鬥之力將他們安全送達理想的彼岸。

對學生愛是教師高尚職業道德的自我體現。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溫存慈祥的態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在兩顆心逐漸融化為一的過程中,教師按真人的規範導之以行,或示範,或幫助,或催化,或促進,每一施教又無不浸透著期望和成功的喜悅。沒有對學生的愛,即使教學也沒有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愛”要一視同仁,只愛一部分學生,意味著對另一部分學生的冷漠,那是偏愛。陶行知先生特別反對“純以面貌美醜為取捨”的選拔法,他辦育才學校施愛於所有難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難童,他做到了如諺語所說的那樣:“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歡,只有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由此我想到,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真誠的、公正的、穩定的師愛,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學的規範要求相結合的產物。師愛是包含教育目的的愛,而且透過這愛,以收到教育效果。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而好惡之而褒貶之,絕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視為“朽木”。任何一種體罰都是使學生肉體痛苦,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們會摔破罐,撐破船。陶行知最反對體罰,他準確地說明了體罰的危害:“體罰是權威制度的殘餘,在時代的意義上說它已成為死去的東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兒童改善行為,相反地,它是將兒童擠下黑暗的深淵。”罰非愛,害也。動武,意味著教師自身的失職。

其次,陶行知先生對學生的愛還表現在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全面關心愛護。即父母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師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們做學生的“親人、朋友和導師”三個角色,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實踐,我們必須認真加以貫徹。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當然,愛不是姑息, 不是遷就,愛與嚴應並存。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這個規矩就是黨的教育方針,要以此為準繩培育學生。愛是對事業的忠誠,對莘莘學子的無限期望。教師只有錘鍊情感,淨化情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才能師愛盪漾,愛滿天下。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