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陪伴”,你會了嗎?

蓋瑞·查普曼博士的《愛的五種語言》提出:愛的禮物——禮物不在貴重,在於用心,你的陪伴也是禮物。

其實除了愛人間的陪伴,我們跟長輩,晚、輩,同輩之間的陪伴,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孩子小的時候,需要我們全方位的悉心關照,這是一種陪伴;

面對青春期的兒子,我可是受教了。明明他前些日子跟我叨,想要將一星期一課改成兩星期才上一堂數學私教補習。

後來當老師微信跟我確認時間表時,我就真這麼跟老師約定好了。誰知今天他一聽就急,“媽媽,你先徵求過我的同意嗎?”這話我一聽就上火,你不是明明跟我說過的嗎?但他也說得頭頭是道,我跟你說但不代表我一定要這麼做。原來他在擔心真這麼做,老師會質疑他的學習態度。

看來他跟你叨是一回事,具體怎麼做又是另一回事,問題是他長大了,他想要宣示自己的言語權罷了。我耐著性子聽他慷慨陳詞,直到怒火慢慢平息。

所以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情緒的宣洩,我們就要多傾聽,理解孩子的情緒。我們試著放手讓他(她)她去做,我們更要學會了解他們的成長,調整自己照顧的尺度,讓他更多的思考和動手去做。這也是陪伴。

父母不知不覺步入古稀之年,這時他們要求不多,只希望兒孫繞膝,滿堂談笑風生。

然而在這個物慾氾濫的年代,又有幾人能坐下來陪父母好好吃頓飯,傾聽他們不痛不癢的絮說呢。

面對父母,我們需要耐心傾聽,無須多言。

近些年父親在上海,陸陸續續做了3年的綠化工人,作為一個普通的農民,閒下來日子也不好過,做做綠化,對他是一種釋放,因帶著濃厚鄉音的普通話,在城市裡溝通不方便,和同伴們一起勞作,存個零花錢,他開心就好。

平時休息,父親會打電話告訴我要來看我們,每次父親來,我都親手燒幾個小菜,他必一邊吃,一邊聊,話兒可多了,我就大部分時間在聽,偶爾接接話就好。畢竟父親大人有好多話撇在肚子裡,時間長了,該一吐為快。

去年爸爸生日,我微信轉賬888,他們沒有收,表示錢足夠用就好。我遠在四川的妹妹,寄過去一箱橙子,爸媽開心的吃,臉上帶笑,所以愛的表達不在於貴重,在於用心。

先生每次忙完工作回家,像個孩子似的要看到飯菜上桌,一頓家常的晚餐,其實一碟青翠的豌豆,或是有一盤清新的青菜,足以慰藉那個“老男孩”的胃。從認識他到君兒十五歲,我們已在一起吃過無數個晚餐了。

在此我想起曾焱冰女士的《愛就是在一起,吃好多好多頓飯》,曾經一度高居熱銷榜,簡單的道理道出了多少人的心聲,對於愛人,我們需要的並不多,也不貴重,就是陪伴。

當我的水彩老師認真的一個個念出266個堅持打卡者的名字,雖然不是什麼貴重的禮物,卻足以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真誠。

如今,追隨老師的學生遍及海內外數千人,長至60-70歲,小至18歲,老師也不過說只做兩個字“陪伴”。在陪伴中不時敲打我們,一會是“點點點”式的認真執著,一會又重在“情感的表達”,然後“致廣大,盡精微”……

作為一名師者,對學生點撥式的陪伴是一種智慧,跳脫了填壓式教育的僵硬,使我們的的學習更加主動和高效。

總之,做一個善於傾聽的陪伴者,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表達我們的真心,是我們都可以做得到的,如果又能喚起溫情,讓人感覺幸福,你又何樂而不為呢?

這樣的“陪伴”,你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