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關係 後有教育

先有關係,後有教育。

我第一次清晰地聽到這個概念,是在最近帶孩子做的專注力訓練營裡。主講老師反覆提及。

這兩天看了一本武志紅推薦的心理學書籍《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目前,我只看了第一章,就深深覺得,做父母的如果在教養上感覺到出現了什麼問題,一定要看看這本書。

它不是提著大棒來批判的,不是頤指氣使地指出你在教育之中如何錯誤,你怎麼做得不好,一切都是你的錯。而是一面循循善誘地給我們提個醒;一面溫柔地撫慰著成人內心曾經那個失落的小孩。

我個人很喜歡這種溫潤的態度。

先有關係 後有教育

書中,首先提出一個概念,精神分析有這樣一句話:

關係就是一切,一切都為了關係。迴應,讓關係得以變得柔和並融洽;而關係則是迴應的前提。

在親子關係中,迴應,像一縷光照亮了孩子的世界,讓孩子感受到了被愛、被理解、被看見。相比起來,培養孩子的技能,沒有那麼重要。特別是不能在培養孩子技能時和孩子構建一個非常糟糕的關係,那絕對是捨本逐末。

但是,回想一下,以前不明白教育原理,自以為是“順其自然”的我,曾經多少次在孩子的教育中做這樣捨本逐末破壞關係的事情呢?

還記得那會兒孩子剛剛學拼音,怎麼教都不會,總是錯,反覆錯。只有在親子關係中易燃易爆的我,就是在那時候,第一次對他舉起棍子……事後,看著那張害怕的小臉,內心無比愧疚。當時恨死了“拼音字母”,覺得是它破壞了我們母子關係

其實,那時候就隱隱地意識到,為了所謂的技能,為了符合學校教育的規範,我在破壞我們的親子關係。

這僅僅還是一例。

有一段時間,網路流傳了一篇帖子,將學音樂的那些孩子的“鬧劇“集合在一起,真是雞飛狗跳、吱哇亂叫啊,好多孩子都是張著大嘴一邊哇哇哭一邊練琴……

先有關係 後有教育

我反覆看了幾遍,看得笑出眼淚來。可憐天下父母心,但是更可憐的是在”父母心“重壓之下的孩子們。看看我們都幹了什麼。

我身邊就有一個朋友,兒子吹笛子,什麼笛我忘了,也是一路打過來的。最後孩子考完十級證之後,往媽媽那裡一摔:“嗯,證給你考來了……”從此以後一直沒有再摸過那個樂器。

原來,

我自持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天然的孤獨,溝通只是相對。

我以為人人都是如此。但是捫心自問,我希望我和我的孩子之間也是如此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在他還沒有出生之前,我可能像所有年輕一代的父母一樣,期望未來和孩子成為朋友,但是如今孩子9歲了,我越發覺得這是不可能的。我已經對於我的教育方式不信任了。未來和孩子成為朋友的機率很小。

先有關係 後有教育

書裡說:

每個人都不是孤島,需要被看見,被連線,尤其是孩子。只有被看見,溝通才成為可能。

我覺得這話很對,至少在孩子成年獨立之前,我不想他是一個孤單獨立的小島。在關係中被看見是人類很深的一個心理需求,很多人只有在被看見的時候,才感受到存在。

如果父母不迴應,不建立和孩子的良好關係,沒有父母的引導,他們會朝著自己最近的人尋找看見、認同和引導,也就是常見的同伴關係,它會和父母關係進行爭奪,如果讓同伴關係成為孩子唯一認同的親密關係,同伴導向成為孩子成長的唯一導向,在孩子心智沒有成熟的時候,將是很危險的事。

學術上這樣說,其實放到生活當中就是父母常說的,孩子交了壞朋友,其實,當親子關係健康穩固,孩子即使接觸到不良的孩子,也不會被其主導。

但是一旦父母導向的穩定關係沒有建立,孩子就會隨著青春期的到來越走越遠。

書中甚至說到:

日益嚴重的同伴導向,會導致孩子在成長中問題頻發,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孩子的自殺率呈現出了驚人遞增。

看到這個調查結論的時候,我一下子想到了許多許多年前央視《新聞調查》中有一期題為“雙城創傷……”的事件調查。

先有關係 後有教育

一個小縣城,同一個班級,五個小學生,一週之內,連續 、服毒、 自殺……沒有人知道為什麼,獲救的孩子都保持沉默……當時做這期調查的著名記者採訪了一大圈,事後寫道:

對人認識有多深,呈現才有多深。做這期節目的時候,我對人的瞭解還遠遠不夠,只下了個簡易的判斷。“雙城連續服毒事件調查到最後,我們發現,最大的迷,其實是孩子的內心世界”

現在來看,雖然開啟迷城,卻清楚地窺見了迷城的名字。就是“孩子的內心世界”。這幾年隨著心理教育的不斷成熟,這座迷城被一點一點挖掘。今天我看到同伴導向這個名字忽然想起了這個事件。

孩子內心世界成謎也許最終無法探究。但是這一事件的導火索可能就是因為“同伴導向”這個簡單也並不簡單的誘因。

先有關係 後有教育

所以,覺醒的家長們,雖然不至於大機率碰到這樣典型的事件,但是也應該看見行為問題的背後,幾乎都是關係問題。

那麼什麼才是親子之間好的關係呢。

人類發展學家把教養的根基稱為“依戀”,這種關係決定了孩子的原生關係。依戀關係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心理臍帶,這種關係如果不被看見,所有的愛都無法有效地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