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著《奶蜜鹽》讀後感(五):聽孩子的

蜜時期的孩子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強烈的好奇心,永遠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和嘗試。張文質老師給予父母的建議是:

年輕的父母一定要明白:孩子是以自己的本能為導向的,父母完全不必去判斷孩子的心機,不必擔心說如果我馬上滿足孩子的欲求,會造成他過度索取,或者脾氣變得乖戾。

張老師的這段話也在我自己的育兒經歷中得到了驗證,簡單來說,其實就是四個字:聽孩子的。

教育專著《奶蜜鹽》讀後感(五):聽孩子的

女兒小時候,我希望多發展她的運動能力,給她準備了各種車子:扭扭車,帶支援輪的腳踏車,三輪腳踏車,青蛙車。這些車平時就擺在陽臺上,我也沒有給她推薦每天玩哪種車。我想,東西擺在那裡,女兒什麼時候有興趣了自然就會去玩的。她之前練習吃飯的表現告訴我,只要她有興致,學起來會非常快。

果然有一天,女兒要求要騎帶支撐輪的兩輪腳踏車。我馬上陪她一起開始她人生的第一次騎行。

我給她戴好頭盔,把她抱到車座上坐穩,教她扶好車把,再把她的小腳丫放到車輪上。她那時也就兩三歲,個子還很小,腳勉強能夠到車輪。一切準備停當,我一邊扶著後座保護她,一邊讓她踩車輪。

剛開始女兒根本控制不住車把,總是會把車把完全扭到一邊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我一次次給她演示如何復位車把,然後讓她繼續練習。

女兒在整個過程中,始終興趣盎然,沒有絲毫倦怠,那個下午,她一圈一圈地騎啊騎啊,我始終跟在她身邊保護她。

有了第一次嘗試後,接下來的幾天女兒就迷上了騎車,每天都要在外面騎很長時間。她只要想騎,我就馬上配合。在這樣的興趣驅動和練習強度下,女兒在短短几天時間裡就迅速學會了騎車。

當她姥姥看到她自如地轉彎變速,自由自在地騎行時,簡直驚歎不已。

有了這次學習經歷,其他車子的技能女兒舉一反三都輕鬆掌握了。

教育專著《奶蜜鹽》讀後感(五):聽孩子的

後來,一箇中午,我已經躺下準備午睡了,當時五歲的女兒突然和我說:“媽媽,我現在很想試試騎不帶支撐輪的腳踏車。”我聽了,明白又一次運動突破的時機到來了。我二話不說,馬上起身陪她去樓下花園開始練習。

我先扶著後座讓她感受一下,然後開始鬆手讓她自己騎,我一直跟著車子跑,隨時準備保護她。為了鼓勵她,我在她獨自騎行的時候數著數。隨著女兒的膽子越來越大,我數的數也越來越多,也意味著她騎行的距離越來越長了。

那個下午,女兒享受到了擺脫支撐輪騎車的快樂。我們母女倆雖然累得精疲力盡,但是心裡滿滿的成就感。那一天,我們始終記憶深刻。

教育專著《奶蜜鹽》讀後感(五):聽孩子的

正如張老師所說:

任何一個人的成長,總是“滿足在前,引導在後”。而這個“引導”並非那種高高在上的強加觀點,更不是說教,而是要父母嘗試低下身子與孩子進行平等的對話,讓孩子學會自我判斷與選擇,學會表達個人的見解,併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所以,聽孩子的,孩子當下的要求往往是最佳學習的時機。

教育專著《奶蜜鹽》讀後感(五):聽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