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當心邏輯後果3

決定你自己要做什麼

“決定你自己要做什麼,而不是讓孩子做什麼。”媽媽總是嘮叨茱莉(11歲)讓她記得把髒衣服放進髒衣籃裡,可是並不起作用,茱莉經常抱怨媽媽要穿的衣服媽媽還沒給洗,結果媽媽只能趕緊為茱莉專門洗衣服。媽媽意識到一味的嘮叨不會讓孩子成長,於是媽媽透過決定自己要做什麼,來讓茱莉體驗自然後果。她和善而堅定的告訴茱莉,今後媽媽只會洗放在髒衣籃裡的衣服,如果茱莉忘記了,那就要茱莉自己想辦法。幾天之後,茱莉要穿一條褲子,可是她忘記放到髒衣籃了,她又像之前一樣,想讓媽媽給她專門洗。媽媽平和的拒絕了她,並告訴孩子相信她自己能想出辦法。然後媽媽轉身去洗澡了,以避免在衝突之中與女兒做進一步討論。茱莉只好不情願的穿了另一條褲子,不過,此後很久她都沒有忘記把髒衣服放到髒衣籃裡。有些人認為這是邏輯後果,因為媽媽也參與其中了。然而,媽媽在整個過程當中,除了表示同情和鼓勵以外,媽媽的介入是“置身事外”,並且讓孩子體驗了不把髒衣服放進髒衣籃裡的自然後果。

儘管自然後果通常是幫助孩子培養責任感的一種方式,但下列情形也不宜採用自然後果:

1。當孩子處於危險之中的時候。例如,我們不能讓很小的孩子體驗自己在大街上玩兒的自然後果。會有很多未知的不可挽回的危險⚠️

2。花時間訓練。在孩子逐漸成熟的過程中,大人仍然需要花時間訓練孩子,但是用邏輯後果而不是懲罰作為幫助孩子培養責任感的一種方式會更有效,更少給孩子造成屈辱感。比如小孩子自己跑到大街上去玩兒,大人就要和善而堅定地把孩子帶回家裡(決定你要做什麼),有人把這種做法稱為轉移注意力。監護、轉移注意力、轉移孩子的行為是大人可以用於幼小孩子的三大法寶。花時間訓練孩子,直到孩子的大腦成熟到能理解因果關係。花時間訓練孩子,應該包括在你每次和孩子一起過馬路時,都要把危險告訴她。過馬路前,讓孩子看看左右兩邊,看是否有車開過來,問孩子,如果你們在汽車開過來時過馬路會發生什麼事情。讓孩子在覺得可以安全過馬路時告訴你。孩子由此而實際學到的東西要比捱打捱罵中學到得多得多。

3。當自然後果會影響到其他人的權力時。例如,大人不能容忍孩子朝別人扔石頭的自然後果。這就是為什麼小孩子尤其需要監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因為他們還沒有完全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需要大人花時間訓練陪伴孩子。

4。當孩子行為的結果在孩子看來不是什麼問題時,自然後果就不會有效。例如,不洗澡,不刷牙,不做作業或者吃大量的垃圾食品,在孩子看來都不是什麼問題。

邏輯後果

邏輯後果不同於自然後果,它要求一個大人——或其他孩子——在家庭會議或者班會上介入。重要的是,要決定哪種後果能為孩子創造有益的學習體驗,鼓勵孩子選擇負責任的合作。

例如,琳達寫作業時喜歡在課桌上敲鉛筆。這會干擾到其他孩子,老師讓她選擇是停止敲鉛筆還是交出鉛筆等別人寫好作業後她再寫。讓孩子選擇時停止不良行為還是體驗邏輯後果,是一個好辦法。孩子們通常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干擾到了別人。(給孩子一個選擇,並且私下裡把後果告訴孩子,以免孩子在同齡人面前丟臉。)

可以用“邏輯後果的四個R”作為一個甄別標準,來識別我們要採取的方法是邏輯後果還是懲罰。

邏輯後果中的四個R

1。相關(Related)

2。尊重(Respectful)

3。合理(Reasonable)

4。預先告知(Revealed in advance)

“相關”是指後果必須是與行為相關的。“尊重”是指後果一定不能包括責難、羞辱或痛苦,並且應該和善而堅定地執行;而且對所有相關人員都是尊重的。“合理”是指後果一定不能包括借題發揮,並且從孩子和大人的角度來看都是合理的。“預先告知”就是預先讓孩子知道,如果他選擇了某種行為將會有什麼結果出現(或你將會做什麼)。如果遺漏了這四個R中的任何一個,就不能再被叫做邏輯後果了。

如果沒有預先告知,就很容易被孩子解釋為懲罰。在可能的情況下預先告知,是為尊重和選擇增加了空間。以尊重的態度處理事情,也表明錯誤是學習的大好時機。

如果大人遺漏了四個R中的任何一個,而使得後果不再是相關的:尊重的、合理的、或預先告知的(情況允許時),那麼,孩子感受到的可能就是(懲罰造成的四個R)

1。憤恨(Resentment)——“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報復(Revenge)——“現在他們贏了,但我會扳回來。”

3。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對著幹,以證明我不是必須按他們的要求去做。”

4。退縮(Retreat)

a。偷偷摸摸——“我下次絕不讓他抓到。”

b。自卑——“我是個壞孩子。”

儘管大人們不願意承認,但他們喜歡使用懲罰的主要原因,是要顯示自己能“贏”孩子的權力,或者透過讓孩子吃苦頭而報復孩子。在這種念頭背後的下意識想法是“我是大人,你是孩子。你要按我說的去做,否則有你好看。”

吃苦頭不是邏輯後果需要的條件。例如,一個孩子可能很喜歡清理自己的課桌。(這很好,因為邏輯後果的目的是為了停止不良行為並找到解決辦法,而不是為了報復而給孩子造成痛苦。)因此,邏輯後果的另一個名稱是轉移孩子的行為。

轉移孩子的行為

當一個邏輯後果能將孩子的行為轉向一個有用的(有貢獻的)行為時,它就是有效的邏輯後果。馬克上課時不尊重老師,搗蛋,說話,亂動等。老師要求他抄寫30遍“我在教室裡要舉止得體,尊重他人。”以此做為懲罰。馬克此時會這樣想嗎:“哦!太棒了!這是我應得的,這會讓我接受教訓,再也不在課堂上亂說話。”相反,他感到的是反抗和憤恨。所以,他根本不抄寫這句話。於是老師認為懲罰的太輕了,需要加倍,然後變成了60遍。馬克感到更加憤恨和抗拒,拒絕抄寫。媽媽告訴他,如果拒絕抄寫,老師可能會加倍懲罰(不論那樣是否公平),而馬克可能還會被罰停學。馬克說:我不在乎,我肯定不寫!事情愈演愈烈,媽媽被叫到了學校,媽媽相信邏輯後果。她首先表明她同意老師的看法,馬克的確沒有尊重老師,擾亂了課堂,這種行為應該得到糾正。並且建議說:“由於馬克做的事情使老師的工作很不愉快,讓馬克做一些能使老師的工作更愉快的事情來彌補,怎麼樣?”老師說:“比方說?”媽媽建議讓馬克擦黑板、倒垃圾或者上課時教一部分內容。

馬克對這個建議非常感興趣,和老師說:“我可以幫你講講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老師說:“對,你的確掌握了,好多學生都還沒有理解。”然後,老師看著馬克的媽媽說:“但是,他會因此而開心。”

老師不願意按照這個能把不良行為轉變為有貢獻行為的建議去做,因為老師擔心這會獎勵不良行為,並且會鼓勵馬克繼續他的不良行為。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錯誤概念的例子,這種錯誤概念是:為了讓孩子們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讓他們感覺更糟。他們更看重的是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而不是從自己的行為中學習。

可事實上正好相反,孩子們在感覺更好時,才會做得更好。把孩子的不良行為轉變為有貢獻的行為,對於鼓勵孩子停止或大大減少不良行為非常有效。

2021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