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限制性思維,你也能擁有無限可能

從前有一個小男孩,在他5歲那年,頭不小心撞到了暖氣片上,使他的大腦受到了損傷。從此以後,他無法專心致志地做事,記憶力也變得極差,成績一落千丈。

那個時候,他唯一能看進去的書就是漫威漫畫,他幻想著有一天,自己能像那些超級英雄一樣,擁有自己的超能力。

9歲那年,因為理解能力太差,一位老師甚至當著他的面說:“這個孩子的腦子壞掉了。”同學們也總是嘲笑他。那個時候,他倍感絕望,於是更加努力地學習,從早到晚讀書,結果,他筋疲力盡,暈倒在地,再次摔到了頭。

看到這裡,你一定覺得這個男孩太可憐了,摔壞了腦袋,這輩子都完了。

結果卻出人意料,他長大以後,成為了一名大腦教練,專門幫助別人升級大腦,提高學習能力和記憶力。

他的學生包括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谷歌創始人、維珍創始人和漫威之父等世界級精英,每年幫助20萬人成功開發大腦。他就是吉姆·科維克。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本書《無限可能》,作者正是吉姆·科維克,在他看來,學習力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超能力。

打破限制性思維,你也能擁有無限可能

怎樣才能開發我們的大腦,提高學習力?書中提到了很多方法,今天,我只跟大家分享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第一步。

那就是

打破限制性思維

具體怎麼做呢?

01

找到你的羅傑·班尼斯特

打破限制性思維,你也能擁有無限可能

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會讓我們感到無助。

比如:

想考上一所好的大學,自己的學習成績卻不夠好;

想找一份人人都羨慕的工作,卻沒有足夠的專業能力;

想要早日實現財富自由,卻發現每個月都存不下多少錢。

漸漸地,我們開始產生這樣的想法,我沒有別人聰明,這份工作不適合我,我沒有賺錢的運氣和能力。

於是,我們給自己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這些標籤不全是壞的,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們的發展。

怎麼做才能夠打破限制性思維呢?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找到你的羅傑·班尼斯特。

班尼斯特是20世紀50年代的田徑明星。在班尼斯特職業生涯的早期,人們普遍認為,運動員在4分鐘內跑完1英里是不可能的。大家覺得人類的身體無法承受在這個時間內完成1英里帶來的負荷。

然而,1954年5月6日,班尼斯特用3分59。4秒跑完了1英里,證明4分鐘大關確實是可以突破的。結果,不到兩個月,又有人打破了班尼斯特的紀錄,隨後新的紀錄又再次被打破。從那以後,1英里的世界紀錄一直被重新整理。

班尼斯特向大家證明4分鐘這個障礙其實根本就算不上是什麼障礙。

很多時候,限制我們發展的,並不是能力本身,而是“認為不可能”的想法。

我記得有一次回老家,八十多歲的外婆正坐在房間裡發呆,我跟她說,不如試著用一下智慧手機吧,平時可以跟我們打影片電話,也可以用來看新聞。

她馬上揮揮手說,不不不,我學不會。哪怕我們兄妹幾個輪流教她,一遍遍地重複,她也記不住。

後來有一天,外婆居然自己打電話給我,我覺得很驚訝,問她怎麼學會用手機啦?她說看到李婆婆都會用,那她肯定也能學會。

對於外婆來說,同樣是老年人的李婆婆,就是她的羅傑·班尼斯特。

找一個同齡人或者與你背景相似的人,如果他/她能夠做到某件事,那就證明你也能做到。

02

別人的看法沒那麼重要

打破限制性思維,你也能擁有無限可能

無論是學習新事物,還是著手去做一件事情,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都有可能會遭遇挫折,其中有一個最大的阻礙,就是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

在最新一期奇葩說裡,請了三位老闆來辯論,他們分別是楊天真(壹心娛樂CEO),李想(汽車之家CEO)和王小川(搜狗公司CEO)。

辯論題目是“作為職場新人,老闆明顯不喜歡我,我要辭職嗎?”

老闆們站在反方立場,也就是不要辭職。他們所給出的最直接理由,是選擇一件事情要不要做,

不要用老闆喜不喜歡我(別人)來作為評價體系,而是要用自己的價值觀來作為評價體系。

李想在讀初一的時候開始喜歡上電腦,除了上課以外,他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學電腦。

周圍的人不理解,覺得他學習電腦,就會影響學習,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當時甚至有親戚當著他父母的面說“李想天天在房間裡做什麼,他是不是有自閉症,他長大了肯定沒有出息。”

在這種被別人都否定他的環境裡,他依然堅持了下來。因為他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不要活成別人的判斷題,而要做自己的選擇題。

在別人眼裡,他是上大學和沒上大學;在他看來,他是選擇上大學還是選擇創業。

王小川說,在他獲得最大成長的時候,正是他人生的至暗時刻。

三十歲那年,他跟老闆提出了做瀏覽器的想法以及一個創新的三級火箭模式。老闆認為他的想法太前衛,不現實,不僅不支援他,還把他調到了邊緣部門。

他沒有自怨自艾,也沒有憤然離去,而是思考老闆和自己的目標。他發現,自始至終,自己的目標和老闆的目標都是一致的,只有留下來,把事情做好,才是實現目標的有效途徑。十八個月後,他終於證明了自己。

他說,

只要發現自己心中的愛,就會既有頓感,也有力量。

楊天真更是直接建議,

找到你的目標,做價值排序,知道什麼對你來說最重要,就是最好的選擇。

所以,別人的看法,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重要。遵循自己內心的價值觀,就有會勇氣,也有能力做出積極的選擇,從而打破別人對你做出的限制。

03

別把犯錯當成失敗

打破限制性思維,你也能擁有無限可能

提到愛因斯坦,我們常常會把他和“天才”這個詞聯想在一起。愛因斯坦推動了整個科學領域的發展,在物理學方面的貢獻尤為突出。

因為他才華橫溢,名聲顯赫,所以大家覺得他極少犯錯,可事實並非如此。在愛因斯坦小時候,他的學習進度很慢,老師一度認為他無法達到平均水準。他的思維和學習方式明顯與班上的其他學生不同。例如,他喜歡解決較為複雜的數學問題,對於“簡單的”問題則不太擅長。

在科研生涯的後期,愛因斯坦還犯了簡單的數學錯誤,這些錯誤出現在他最重要的基本著作之中。

但是,因為愛因斯坦犯過錯誤,大家就會覺得他是失敗者嗎?絕不可能。原因就在於他沒有因為犯錯就止步不前。他不斷地進行實驗,並最終在科學領域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他說過一句話:“

一個人從未犯錯因為他不曾嘗試新鮮事物。

很多人卻不這麼想,他們每次犯錯,彷彿都留下了自己失敗的證據,覺得羞愧難當。下一次,就會變得小心翼翼,不敢再嘗試。

比如你正在學英語,因為害怕犯錯,被人嘲笑,所以你很少說英語,就是真的用英語交流也找水平跟你差不多的人,彼此都不知道對方錯了,那麼你的英語水平永遠都不會進步。

反過來,如果你不怕犯錯,找了會說英語的人一起交流,對方就會指出你的錯誤,幫助你改正,那麼英語也會說得越來越流利。

面對犯錯,我們需要調整這樣一個心態,犯錯不是失敗,而是一種嘗試。在每一次犯錯的時候,都告訴自己,“恭喜你,又成長了!”

下一步,不是狠狠地罵自己,陷入自責的情緒,而是尋找犯錯的原因,是什麼導致了犯錯,再給予糾正或補救。

真正優秀的人,不僅不怕犯錯,還會主動犯錯,反省自己是否有做錯,從而發現問題所在。

總結

最後,開發大腦,打造超強學習力的第一步,就是打破限制性思維。這些限制性思維往往產生於我們自己的否定,別人的批評和害怕失敗的結果。

怎樣擺脫這些負面的想法?有以下三個方法:

1。找到你的羅傑·班尼斯特,相信你也有能力

2。遵循自己內心的價值觀,產生源源不斷的動力

3。別把犯錯當失敗,為之堅持不懈地努力

參考:書籍《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作者:【美】

吉姆·奎克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