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孩子很煩的時候,可能只是你的情緒出了問題

衝突的原因在我

最近這兩天跟糖豆因為睡眠的問題起了好幾次衝突,

其實我明白,問題在我

你覺得孩子很煩的時候,可能只是你的情緒出了問題

早在我打算嘗試日更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這一定會給我的生活帶來影響,因為

一個系統裡出現了變化,就像平靜的水面突然被一塊石頭擊中一樣,是一定會起漣漪的

我開始反思自己,糖豆是無辜的,她每天下午都會睡2-3個小時,是很規律的,變化就在於,我把寫文章的時間安排在了這段時間裡,這就要命了,本來她睡多久都很正常,激發不了我的情緒波動,可現在一旦我沒寫完或者暫時卡殼的時候她醒了,我就莫名得惱火,或多或少會很功利得希望她再睡一會,或者給她安排一些事情做,

如果她心情好順從得去做了就還好,如果她不配合,我就很煩躁

。但這種煩躁還沒有什麼實質傷害。

就這麼一直累積,在週末達到了頂峰,因為一到週末糖豆就會跟爸爸玩得很high,根本不願意睡覺,結果就是白天大家都很開心,到了睡覺的時刻就無比煎熬。

我在嘗試了n種方法之後,爆炸了,我直接衝出了臥室,一邊喊著:“

誰愛管誰管,我不管了

!”

你覺得孩子很煩的時候,可能只是你的情緒出了問題

老公看到我這樣子,也沒辦法勸我,就默默得去了臥室,大概過了幾分鐘的樣子,他出來了,說糖豆已經睡著了,其實他過去的時候,糖豆就側躺著沒怎麼動了。

我們倆誰也沒有再說什麼,我默默打開了投影,選了一個電影一起看了起來,看完電影我發覺那些煩躁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我很慶幸我沒有繼續爆發,也很慶幸老公沒有火上澆油。

但我默默地在心裡決定了一件事,從明天起,公眾號的寫作和畫畫都要提前一天晚上完成,或者早起在糖豆起床之前完成,

這是我自己的改變,不應該影響到家人

而且不給自己太大壓力,執著於每天一更不是目的,目的是督促自己用輸出倒逼輸入,不斷反思看似平常的生活,把我的思考呈現出來,然後讓大家一起來討論,一起來給我反饋,最終希望這件事有更大的價值和意義,那就是大家都能更好的平衡育兒和生活,我深知一個人的思考是特別有侷限性的,所以我更要把我的所思所想發出來,這樣我才能不斷進步。

在我沒接觸心理學的一段時間裡,經常因為育兒的一些問題崩潰,甚至引發一系列的“踢貓效應”。

踢貓效應是指一種典型的情緒傳染,糟糕的情緒隨著社會關係向下傳遞,一般是從強者傳向弱者,最終無處發洩的最弱小者就成了犧牲品

你覺得孩子很煩的時候,可能只是你的情緒出了問題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丈夫在工作中受了氣,剛好回到家看到家裡很亂,就開始抱怨指責妻子,然後妻子覺得很委屈,孩子又剛好不太聽話,就開始吼孩子,孩子被訓了一頓也很委屈,就踢了貓一腳。

這種事情太常見了,

壞情緒就像是病毒一樣,快速感染了每一個人,在這個環境裡的人都不好受

,而仔細想一想,其實就是最初的那一個人心情不好而已。

迴歸問題的本質,還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及時發現壞情緒,然後儘快想辦法解決和排解。

我曾經想象過這麼一個場景,如果每個人的情緒狀態可以透過某種外在特徵表現出來就好了,比如一個人特別憤怒,他的頭上就有一團憤怒的小火苗,周圍的人看到了就可以儘量避免去更多的刺激他,或者幫助他恢復平靜。

基於我這個小小的想法,我自己定義了幾種常見的情緒狀態:憤怒(小火苗),鬱悶(一團烏雲),悲傷(下雨的雲朵),平靜(一抹藍色的天空),開心(彩虹)。

當我覺得自己有點不對勁的時候,我就會拿出來這一堆小卡片來看一看,

給我的心情定個位,並且努力回想到底是什麼改變了,導致了現在的心情

。別小看這一個小小的動作,作用可是非常大的。

因為當你知道了你自己怎麼了的時候,你才能真的解決掉問題

,如果你只是感覺“很煩”“很鬱悶”“莫名的什麼都不想做”那很可能這種情緒會比病毒還可怕,在家庭中甚至工作中激起千層浪,讓你的心情一路下滑。

在育兒中更是如此,如果不能很好地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和變化,那孩子就很可能成為受氣包,一旦成了受氣包,

要麼去攻擊別人,要麼攻擊自己

,攻擊別人就成了動不動就打人的孩子,攻擊自己就成了不自信的孩子。相信哪一種都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育兒先育己,育己先育心

,這一直是我寫公眾號的初心,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在育兒的道路上,找到更好的生活,都能因為孩子的存在,成為更好的自己,給孩子受益一生的力量,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