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5種表現,說明你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父母要重視了

孩子有5種表現,說明你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父母要重視了

班上有一個孩子,無論是做事還是學習上似乎都有些自卑,孩子認為自己不如別人,不可能學得好。

所以孩子的學習成績也不是很理想。

家長很擔心,孩子的不自信、自卑,會讓他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上遇到更大的阻礙。

家長的擔心不無道理。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自卑感是一種主觀的認定,沒有任何客觀的因素作為支撐。一個人只要自己在心理上認為自己低劣,就會產生自卑感。

也就是說,孩子自卑是一種主觀上產生了“我不如別人”“我不行”“我太差”“我不配”的負面想法和觀念,

如果一個孩子因為自卑,而形成了對自己的某種負面觀念,那將對他極其不利,因為失敗的觀念會造成失敗的事實,失敗的事實會強化失敗的信念,又進一步導致失敗,這有可能會讓孩子一生都與成功無緣。

就如英國知名心理學者哈德菲爾德說:只有在自信的情況下,才能夠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到500%以上,而沒有自信且自卑的人,只能發揮自己能力的30%。

不僅如此,孩子的心理一旦產生自卑感,還會對孩子的生活、學習甚至人際交往,帶來不利影響。

做事畏縮,不敢輕易嘗試。

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生怕孩子吃一點苦,於是,事事為孩子操心。包辦孩子的一切事情。

但這種不讓孩子動手、不讓孩子嘗試的結果是破壞了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對於孩子來說,他嘗試的每件事情,要調動頭腦、身體來完成,每完成一個他認為的重大嘗試,都會讓孩子感覺到“我自己行”,久而久之就幫助孩子形成了強大的自我效能感。

孩子沒有形成自我效能感,失去了“我能行”的信心,當孩子在遇到問題時,就往往會有手足無措,無能的感覺,會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因而,做事就會畏畏縮縮,不敢輕易去嘗試。

過於敏感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些父母的教育方式是粗暴、簡單,動不動就打擊孩子,殊不知,這樣,很容易造成孩子自卑、敏感。

父母是孩子最信任、最親近的人,孩子的“鏡子”就主要來自於父母的看法和態度。

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打擊或否定,會讓孩子覺得“我不行”,從而產生自卑感。

孩子有5種表現,說明你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父母要重視了

常常有自負表現

自負,是一種缺乏自信的表現,是自卑的一種常見變相。

因此,有些孩子對他人的好的成績或好的表現,不屑一顧,“我學習不好,只是我沒有好好努力,如果我努力了,你們誰都不如我。”

其實,產生的自負總是比較顯著地出現在一個人最自卑的地方,以便身體的平衡系統幫他從自卑的鬱結中解放出來。

也就是說,孩子在學習上有自卑感,才會用這種自負的想法,來讓自己從自卑的鬱結中解放出來。

喜歡挑剔他人

自卑的孩子,由於自我評價低,常常陷入“我不行”的負面心理中,他會透過挑剔他人,獲得了一種心理自我安慰,這也是自卑的孩子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安慰自己擁有優越感的一種方法。

比如:自卑的孩子考試沒考好,但為了讓自己心裡好受些,他會這樣想,“雖然我沒考好,同桌的英語也考得不好,有道題我做對了,他還錯了。”

習慣於討好他人

自卑的孩子常常有種“不配感”,因此,為了贏得別人的好感,處處討好別人,迎合別人。

作家畢淑敏曾說:自卑出現了並不可怕,只要把自卑擺到桌面上來,找出自卑的原因和表現,從容面對,自卑就成了一隻紙老虎,一戳就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