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個孩子就有1個營養不良,吃得好不代表營養夠

如今物質生活條件好了,不愁吃不愁穿的,按理說應該不會發生營養不良。

然而就某醫院臨床營養門診調查顯示,在無任何疾病的小朋友中,營養不良發生率佔比33。3%。

相當於每3個孩子就有1個營養不良。

這個結果大多數人都覺得意外,但是自從做了育兒營養師,我甚至覺得,這個比率太保守,實際營養不良的發生率要大的多。

為什麼會營養不良‍‍‍‍‍‍‍‍‍‍‍‍‍‍‍‍‍‍‍

雖說現在的孩子們根本不愁吃,但是有的吃不代表營養足夠。

如果吃的不對,或者腸胃吸收差,同樣會導致營養缺乏。為什麼營養不良發生率這麼高呢?

據我觀察,主要原因有這些:

1、餵養不當餵養方式不對

比如膳食結構太單一。

尤其爺爺奶奶輩帶孩子,通常就是湯泡飯加幾根菜就是一頓飯,看著是吃飽了,實際身體真正需要的營養物質並沒有補充到,長期單一結構的飲食,必然會導致營養不良。

每3個孩子就有1個營養不良,吃得好不代表營養夠

2、零食吃多了

我有個親戚的兒子3歲了,看起來很瘦,但是媽媽卻跟我說孩子很能吃就是不長肉,結果有次去她家裡才發現,媽媽說的能吃,指的是吃零……

家裡堆滿了琳琅滿目的餅乾薯片,孩子整天抱著這些零食吃,正餐基本就米飯就點鹹菜吃幾口,要麼就只喝幾口湯。深度加工的零食,營養價值非常低,基本只有能量沒有營養,沒有營養來源如何長肉呢?

每3個孩子就有1個營養不良,吃得好不代表營養夠

嬰兒期還容易犯的錯就是輔食新增過早,有的家長會提前喂米湯、米粉類食物,導致寶寶有限的胃容量攝入到的營養減少。

新增輔食後,又沒有及時豐富種類,始終都是吃米粉/粥,加點肉和青菜,是遠遠不夠的,長期這樣吃的話,就會出現營養不良。

3、不注重食物營養密度

食物營養密度的意思,是指同等體積或者熱量下,能提供的營養素(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的濃度。

有的孩子吃的量不少,實際攝入的營養卻很少,原因就是吃進去的食物,營養密度太低。比如一碗粥和一碗同體積的乾飯、一碗湯泡飯和一碗同體積的飯肉菜,肯定後者的營養密度更大。

每3個孩子就有1個營養不良,吃得好不代表營養夠

比如同樣一杯飲料,純牛奶比加水稀釋的牛奶飲品的營養密度更大;比如,直接吃肉比喝肉湯營養密度更大。

寶寶生長髮育期對營養需求大,一直給吃營養密度低的食物,必然會導致營養不良。

4、缺乏微量元素加重厭食挑食

缺乏微量元素屬於營養不良的一小部分,但是缺乏了這些微量元素,又會反過來加重營養不良。

比如缺鋅,會出現味覺減退、食慾下降,吃的少必然又進一步導致缺鋅,營養不良沒有改善,會進入到惡性迴圈裡。

5、腸胃吸收差

營養不良不僅僅是因為吃的不夠,如果腸胃的消化吸收差,也相當於根本沒吃進去。

腸胃功能差表現為吃的多拉的多,吃的食物不消化,經常拉出食物原型,大便不規律……

每3個孩子就有1個營養不良,吃得好不代表營養夠

營養不良的危害

營養不良很多時候是看不出來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一頓飯或者連續多天都吃沒有營養的食物,也看不出危害,難怪家長們容易忽略哦。

但是別小看了營養不良,它不僅會導致寶寶發育遲緩,還會影響智力發育和各器官組織的發育。

因為寶寶正處於快速的生長髮育,各大組織器官發育依賴於食物營養,如果長期營養不良,就會影響器官發育,造成器官功能低下。

比如免疫器官發育弱的話,孩子的抵抗力會變差,容易被病菌感染導致導致感冒發燒咳嗽腹瀉等等,容易生病又會加重營養不良,如此便進入惡性迴圈裡了。

每3個孩子就有1個營養不良,吃得好不代表營養夠

而且這種營養不良是檢查不出來的,經常有寶媽來諮詢的時候會說:孩子吃的很少,但去查了微量元素又不缺……言下之意,就是查了微量元素不缺就表示沒有營養不良嗎。

可事實並不是如此。

首先微量元素檢查不準確,沒有意義,查不出來;其次光查微量元素有啥用呢,其它的缺不缺也沒法查呀

如果把器官功能最好的狀態認為是10分,那麼可能有的孩子的器官功能是5分,也有的是8分,而要在5分以下才表現出明顯的疾病,接近5分的都是在瀕臨疾病的邊緣。

這個是查不出來的,全靠家長自己的覺知。

營養不良如何判斷

短期營養不良看不出來,長期的營養不良一定會在身體發育和情緒上有所表現。

可以透過以下幾方面去判斷:

1、

身高體重發育

記錄孩子的身高體重,觀察其生長髮育曲線,如果處於低下水平,或者體重低於參考標準體重的15%,就已經有輕度營養不良了,可以判斷蛋白質和能量的不足;

2、

身體變化

當身體缺乏營養素累積到一定階段,就會有症狀表現出來的。比如愛撿地上的東西吃,偏食挑食,很可能是缺鋅;

比如面唇色和指甲偏白,注意力不集中,就是提示缺鐵;

缺乏蛋白質、必須脂肪酸、vc和鈣鐵鋅等,頭髮會變得乾枯發黃;

經常出現牙齦出血、鼻腔出血,提示可能缺乏維生素c;

面板粗糙,毛囊角化,提示缺乏維生素a……

如常上呼吸道感染,經常積食、消化不良、便秘等,也是反應因長期營養不良導致免疫和各組織器官的發育功能弱。

3、

情緒和行為異常

如果寶寶缺鐵,就會表現反應遲鈍、表情麻木;

缺乏鈣、維生素b和必須脂肪酸,孩子可能會有情緒煩躁多變、膽小怕生等,孩子動作笨拙,不喜歡與人交流,情商發育滯後,都很可能是營養不良的表現。

如果孩子長期偏食挑食胃口差,那麼即使還沒有明顯症狀,也肯定會營養不良了。

如何預防營養不良

1、合理安排膳食結構

營養來自日常膳食,要想寶寶不會營養不良,必須給到均衡而足量的食物。

以平衡膳食寶塔為參考,檢查每日飲食的種類和量是否符合,如果有偏差,應及時調整。

每3個孩子就有1個營養不良,吃得好不代表營養夠

這是新版的膳食指南,

群裡有過專門的拆解,經常去群裡爬爬樓,會得到很多營養知識

,有助提升自己的營養基礎。

2、記錄生長曲線

養成記錄寶寶生長曲線的習慣,經常做監測,描繪生長髮育曲線,如果有發現偏低,應及時找出問題,糾正不良飲食習慣。

3、必要的時候營養素補充

營養素的一大作用是彌補飲食的不足

,當孩子因各種原因吃不下,或者一時無法糾正飲食習慣,又想讓孩子儘快糾正營養不良,那麼選擇配方科學含量足夠的營養素,就是最好的選擇。

還可以根據寶寶的實際需求,選擇功效型的營養素,比如孩子消化差,容易積食或者總是吃什麼拉什麼,就可以吃助消化的營養素。

比如孩子很愛生病,吃藥特別多,就可以吃有助加強抗病菌的營養素,因為生病會加速孩子的營養不良。

案例

最後,我們來分析一個案例。

基本資訊:2歲,男孩,體重22斤,身高85釐米,發育低下水平

家長自敘:孩子食慾還可以,但自從新增輔食後生病住院幾次,每次生病就會在後面的很長時間裡容易拉肚子,容易拉出食物原型,消化吸收差所以不愛長個。

孩子一日食譜如下:

每3個孩子就有1個營養不良,吃得好不代表營養夠

這樣的食譜,營養到底是多少呢?

我手動幫他計算了下,得到的資料與參考資料對比如下:

每3個孩子就有1個營養不良,吃得好不代表營養夠

這樣的食譜,看起來還挺豐富,每天肉蛋奶蔬菜水果都有,

但是實際算下來,跟參考資料相比,能量、鈣、鐵、鋅這些都不夠,尤其鋅還不夠推薦值的一半。

再加上孩子消化吸收並不好,實際吸收的量再打個折,算下來很多營養元素都是不夠的,長期如此必然會出現營養不良。

所以大家可以對照下自己寶寶食譜,是否已經有營養不良的趨勢呢。

營養不良首先要從飲食上找原因,調整飲食結構,再根據相應症狀,把最可能缺乏的那幾種先補起來,持之以恆,是可以糾正過來的。

作者介紹:

每3個孩子就有1個營養不良,吃得好不代表營養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