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證實: 人們過度地放大了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焦慮

說到電動汽車,總繞不開一個詞“里程焦慮”,里程焦慮用來描述電動汽車駕駛員在電池電量低且無法給汽車充電時的感受,它引發了對被困在某個地方的恐慌,這增加了旅程的時間、不便和壓力。

用網友調侃的話來解釋就是,電動汽車開長途會有成為野人的可能。

那麼,實際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無論人們是否願意相信,電動汽車時代的到來已經無法阻擋。

但是,即使是電動汽車續航里程高達800公里的今天,里程焦慮依然是一個熱門話題,它是駕駛員的一個主觀心理活動,最近,研究分析表明,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焦慮被人們過度地放大了。

最新研究證實: 人們過度地放大了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焦慮

德國Technische Universität Chemnitz單位的一個科研團隊在學術期刊《Hum Factors》上發表了一項有趣的研究,對電動汽車裡程焦慮進行實踐測試。

他們找來24名志願者,其中12名具有比較豐富的電動汽車駕駛經驗(里程至少60500公里),另外12名從未駕駛過電動汽車。

他們讓所有駕駛員駕駛的電動汽車裡程範圍都小於目的行程的距離,然後在不同的層次(認知、情緒和行為)上評估駕駛員的焦慮情況。

結果發現,在得知汽車的里程少於目的地距離時,沒有電動汽車駕駛經驗的駕駛員過早的陷入焦慮且大多數人都會恐慌,而有經驗的駕駛員在行程中顯示出較少的里程焦慮,說明有電動汽車駕駛經驗有助於減少里程焦慮,沒有駕駛經驗且對電動汽車不瞭解的人更傾向於產生里程焦慮。

最新研究證實: 人們過度地放大了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焦慮

參與這項研究的人員比較少,或許有人會認為誤差大,說明不了什麼問題。

再來看看專家的統計分析是怎麼說的。消費者報告高階政策分析師克里斯哈託在分析了眾多資料後認為250 (402公里)到 300 英里(483公里)是大多數消費者的最佳選擇,大多數消費者能夠使用這種里程範圍的電動汽車完成他們所有的日常駕駛,典型的電動汽車司機每週只需充電一到兩次。

他還說即使是開長途,很少有人願意連續開6、7個小時的車,中途休息的時候可以順便充電,因此里程指標是一個與日常駕駛需求無關的選項,而有豐富駕駛經驗的司機知道如何規劃自己的路線,避免焦慮。

另外,一味追求續航里程,增大電池重量增加成本,汽車負荷大影響駕駛體驗也並不是人們願意接受的。

最新研究證實: 人們過度地放大了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焦慮

這也是埃隆馬斯克不想追求特斯拉電動汽車具有高續航里程的原因,他認為車輛攜帶過重的電池會使汽車的加速、駕駛及效率變得糟糕。

燃油汽車在找不到加油站的時候同樣存在續航里程焦慮,所以,電動汽車裡程焦慮本質上不是里程的續航長短問題,而是充電問題,充電的便攜性解決了,人們就不會再追求高續航里程。

第一個大哥大出現的時候,也許不會有人能想到今天的手機是智慧的,同樣的,電動汽車的續航只有100公里的時候,很多人不相信有一天它的續航能達到1000公里。

充電還有些困難的今天,誰敢肯定明天充電的便攜性不會超過燃油車的加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