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行一線、呼走兩極”是太極拳呼吸法門

數年之前,我的陳氏太極拳師傅曾向我說起“吸行一線、呼走兩極”之論,經數年習練始漸解其義,今將本人心得,演釋說明,兼論述與其相關之呼吸,供太極拳同好參考。

“吸行一線、呼走兩極”是太極拳呼吸法門

一、何謂“呼走兩極”

太極行拳走架中,呼為開為發,明指發勁以呼氣為之,“呼走兩極”為內氣之執行方向,指呼氣時,頂勁氣往上走至百會,相對一股氣下沉至會陰,此二股氣在同一線上造成上下對拉。以外形而言,此上下對拉即一般所言脊柱之対拉拔長,亦即身軀拉長運動,以內氣而言,即“虛領頂勁、氣沉丹田”。故“虛領頂勁”與“氣沉丹田”實為一體,二分而為一,不可分而論之。既言呼吸,應採取逆腹式呼吸還是順腹式呼吸呢?筆者練太極拳之初即配合練習吐納、導引,動作皆配合呼吸。我以為逆腹式呼吸法偏於養生氣功,武術氣功則配合順腹式呼吸法為主。腹式呼吸仍以松靜自然為原則,平時練功腹部即“松圓”,發勁瞬間腹部“實圓”,上下對拉拔長。發勁完成後,立即回覆“松”之狀態,然此處之“松“非鬆垮之松如蛇曲狀,實仍應保持此線之直,只是不緊,即“松而不懈、緊而不僵”,外形表現“立身中正”不偏不倚。

二、何謂“吸行一線”

“一線”指何而言?即百會穴與會陰穴連成一條與地面垂直的垂線,上述“虛領頂勁、氣沉丹田”即在此線上完成。吸行一線之相交點在腰間(外形),命門穴與肚臍連成一線與百會、會陰連線相交,此點約在丹田(如果丹田是一個圓球)上部,吸氣時,上下氣匯聚於此“吸行一線”是也,呼氣時由此上下對拉,所以它是丹田式的腹式呼吸。吸氣時向臍——命門四圍平均漲起,呼氣時由上述交點,下走會陰(氣沉丹田)上走百會(虛領頂勁)。如何掌握百會——會陰一線,其外形要領,以馬步為例:身體正直,微收小腹,兩足平行站立,兩腳外緣與肩同寬,先屈足踝關節,再屈膝關節,膝微外開正對足尖,胯關節垂直往地面沉坐。姿勢正確時,以手摸背脊命門以下至骶骨皆平直,無凹凸現象;下頷微收,使百會穴上懸,此時百會穴、會陰穴和兩腳跟連線的中點在一條線上。已故燕京拳家馬國興先生對“百會、會陰一線”有更深一層的描述:“百會穴下過會陰穴至兩腿足中間到地面,是名‘虛中’又名‘弓弦’,即太極,是中的‘中軸’,此中軸將自身前後左右中分,即‘形用半’的基礎定矣!”“百會、會陰,一陰一陽,上下垂直遙遙相對,表明身弓蓄勢,已備子午垂直軸線確立。……丹田氣海即在此中軸線上。丹田的純陽之氣,乃能上至百會,達神舍;下到會陰,通精所”趙堡太極拳第九代宗師和慶喜在

《耍拳解》

文中曰:“何為‘中正平圓’?即在用功時的身法要像太極圖中的子午線那樣垂直中正。上自百會、下至會陰,形成一條直線。運動時,以手平衡姿勢運轉,前後左右皆以中心線為界,不得超越。步以走圓,身以行圓。”百會、會陰一線實又歷經“上丹田”(兩眉正中入內三寸)、“中丹田”(兩乳間臍中入內約二寸)、“下丹田”,習者不可不知其重要性。“下丹田”即俗稱“丹田”,其位置說法紛紜,有臍下一寸、臍下二寸四分、臍下三寸之別,家師對丹田之敘述,似較精確:“丹田指臍下三寸(關元穴)與命門穴兩點連成一線,與百會、會陰豎直連線之交點,即下丹田之中心點。”

三、何謂“八面支撐”

記得以前央視體育頻道曾播放過一部紀錄短片,陳小旺老師返鄉指導陳炳拳師時說:“打拳要八面支撐。”武氏太極拳宗師郝少如也說:“以腰為中心的氣勢範圍。……氣勢的邊緣離中心愈遠,則氣勢愈大。氣勢要由精神來支撐。精神能支撐八面,氣勢才飽滿而不萎屈;反過來,氣勢又須包圍精神,才能使精神不外漏。達此要求,氣勢便臻圓滿,神氣始能鼓盪。”亦即練拳要講究氣勢,勢勢八面支撐。上述之“八面支撐”以腰為中心,吾意以為,八面支撐應以百會、會陰為中軸線,如以點而言,則應指前述丹田中心點為中心的一個大圓體,要體會八面支撐,習者可參考意拳中“六面爭力”之間架,則更能體會“八面支撐”的含義。

四、“自然呼吸”或“配合呼吸”

初習太極拳者,老師皆教以:“下頷收回,頭上頂,胯下坐。”以解釋虛領頂勁、氣沉丹田,此僅外形表現,為初學者方便法門,如終身守此,則難登堂入室。

拳經雲:

“一切皆在內而不在外”,內者內氣之運使,必從內修練,即呼吸之法。練拳有“自然呼吸”與“配合呼吸”的不同主張,然二者之入門、進階皆各有方法,初學動作不熟,以自然呼吸為原則,兩、三年後仍應學習呼吸之法。兩者的區別在於動作配合呼吸出功較快,氣感明顯,但需有明師指導,循序漸進,也必須在已經達到初步氣沉丹田的基礎上才能運用。如果硬沉硬壓憋氣會產生種種不良後果。透過自然呼吸,自然會感到小腹飽滿或鼓盪,彷彿腹部變粗,這就是氣沉丹田的開始。

五、松透

不管採取自然呼吸法或動作配合呼吸法,要皆以“松”為本。“松”不是軟,也不是一味的柔,真實之“松”帶“沉”及“肢體延伸感”。唯“松”能使關節靈活,肌肉不僵硬,全身舒活,練就關節“節節鬆開”,才能“節節貫串”。如何能練“松透”?家師教授吐納、導引時,有放鬆功一法,其方法與道家全真派功法及少林醫療養生功法所述相近,皆呼吸加意念以達放鬆之目的。其方法如下:兩足分開站立,足外緣與肩同寬,膝微彎曲,頭頂懸,舌抵上顎,兩手自然下垂,掌心靠近大腿,自覺全身放鬆後,以意念由頭至腳逐個部位依序放鬆,其順序為:頭→兩眼→鼻子→嘴(略帶微笑)→頸→肩→兩手→胸口→上腹→小腹→大腿→小腿→雙足。如發現有部位緊張,即再從頭練習一次,直到全身放鬆為止。其呼吸配合法為:1、初習不必配合呼吸,以意念引導。2、稍熟之後,意念引導之部位略停作一呼吸,呼時放鬆。3、吸氣至百會穴,以一長呼由頭依序一次放鬆至足,可連續作幾次,至有“松透”感為止。所謂“松透”感覺是意念到哪,那裡就有一股氣流下行的感覺,如暖流從頭沐浴而下,舒暢無比。所以“氣沉丹田”與“松腰坐胯”為一件事,前以內氣運使而言,後以外形而言。松透之後,“坐胯”則非坐椅子之坐,實指“落”胯而言,含胯內裹之意;沉肩墜肘之“沉肩”亦非沉肩,實“松肩”也,肩松則脊背自有包裹之感,胸微內涵,即“含胸拔背”也,這些感覺皆在內而不在外,一氣為之。

六、動作如何配合呼吸

太極拳大宗師李亦畲有《五字訣》曰:“吸為合為蓄,呼為開為發,蓋吸則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則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運氣,非以力使氣也。”此處明指練用太極拳須配合呼吸。又曰:“氣向下沉,由兩肩收於脊骨,注意腰間,此氣之由上而下也,謂之合(為吸)。由腰形於脊骨,佈於兩膊,施於手指,此氣之由下而上也,謂之開(為呼)。合便是收,開即是放。”此敘述呼吸之方法,然僅言上半身之呼吸法而不及下半身。形意拳八要論中,要求三心要並:“三心要並者,頂心往下,腳心往上,手心往回也,三者所以使氣會於一處。蓋頂心不往下,則上之氣不能入于丹田,腳心不往上,則下之氣不能收于丹田,收手不往回,則外之氣不能縮于丹田,故必三心一併,而氣始可歸於一也。”在此僅談“吸”而不言“呼”,然此“吸”與“吸行一線”是一致的。

綜上所說,太極拳動作配合吐納之呼吸法,歸納如下述:(一)先談吸法,循三條路徑——1、頂心即百會穴,循督脈下風府至大椎穴:2、兩掌心入內循小臂、大臂、上肩由肩背收注於大椎穴;以上二者匯合後,由上往下,循脊膂注於腰間:3、足心吸氣至會陰穴,略提肛(緊撮穀道)提注腰間(命門穴)。(二)以上三者為吸,同時注腰間,再微上提往前送入丹田上半部(如果丹田是一個圓球,即指圓球之上半部)略停息(不呼不吸),此時上腹部呈現圓漲之感,須留意此圓漲非肚皮往前努力突出,是肚圍平均圓漲,仍要保持松活、自然,切忌努力、壓氣、憋氣。(三)呼氣時,氣往會陰自然下沉(即氣沉丹田),即產生一股往上衝之反作用氣感直上百會(即虛領頂勁),此時注意項直、身領起。(四)此即腹式呼吸法,練丹田氣之用。(五)養生氣功與此不同,讀者當分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