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梅後首場雨來勢洶洶

揚子晚報網6月12日訊(記者 于丹丹)從13日開始,江蘇淮河以南地區正式入梅。入梅後的第一場雨“來勢洶洶”,12日夜裡起到13日全省多雲轉陰有陣雨或雷雨,沿江蘇南和本省西北部地區,雨量中等,部分地區大雨。14日沿江以北地區大雨,區域性暴雨,其它地區中雨,預計這一次降水過程將持續至15日。

入梅後首場雨來勢洶洶

入梅後首場雨來勢洶洶

江蘇省氣象臺專家表示,本省常年平均入梅日為6月18日至20日,今年入梅時間正常略偏早。同時今年梅雨期雨帶南北擺動大,降水將呈現對流性強、雨強大等特點。

不過梅雨期間,雨不是一直在下,比如此輪降雨過程結束後,16-17日全省還有一次降雨過程,但是強度略有減弱,雨量中到大。而18-19日是一個降雨的間歇期,全省以多雲為主。

12日江蘇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仍達到了33到34℃,入梅後,受到降雨影響,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下降到30℃以下,但是由於溼度較大,體感會比較悶熱,要注意間歇性通風,同時做好物品防潮的措施。

氣象部門預計江蘇在7月上旬後期將出梅,比常年略早,梅雨季長度接近常年,雨量接近常年,區域性可能偏多2成以上。

梅雨是一般是在每年六七月份的時候,在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的持續天陰有雨的氣候現象。

入梅後首場雨來勢洶洶

每年梅雨發生時節,正是江南梅子成熟期,因此我們稱之為“梅雨”季節。由於梅雨季節氣溫高溼度大,東西容易發黴,所以又被叫“黴雨”。受環境的影響,在這條梅雨帶上生活的人們則形成了獨有的生活習慣與文化特點。

梅雨是如何形成的呢?夏天,冷暖空氣交鋒的“戰線”從珠江流域北抬到了長江流域,隨著西南季風的爆發,大量暖溼空氣向北推進。而冷空氣並沒有徹底放棄“戰鬥”,於是冷暖空氣兩大陣營,就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展開了“大會戰”——既是“陣地戰”,也是“拉鋸戰”。由於雙方實力相當,因此雨帶也就相對穩定少動,結果就是到處水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