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鄴城博物館陶瓷藏品看古鄴人的生活

從鄴城博物館陶瓷藏品看古鄴人的生活

在鄴城博物館的眾多館藏文物中,陶器(瓷)佔有巨大的存量,從新石器時代到鄴城作為帝都之城的消失以及後世滄桑的延續,陶瓷物品一直伴隨著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見證發展。在特定的歷史時期,鄴地人依靠智慧和勤勞,篩土成粉,和粉成漿,澄漿為器,煉器成型,化腐朽為神奇,經歷了捏土成金的裂變,使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各種陶瓷器物,鮮活的呈現出來,並一度賦予了生命和靈魂,形態各異,登堂入室,有的成為宮廷重器,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使原本簡約古樸的社會,卻展示著高雅的品位。

從鄴城博物館陶瓷藏品看古鄴人的生活

陶,是多音漢字,拼音táo或yáo,通“窯”。起先“陶”字沒有“阝”旁,“匋”的本義土山,無石者。後來在其左邊增加“阝”部,形成陶字,其義表示製陶時從高坡上取黏土之義。陶字的形成也就定性了陶器的屬性,“陶,燒瓦器土室也。”——《一切經音義》。“陶”字中的“缶”漢語詞典解釋為“大肚小口的瓦器”,也可以是解釋為“古代瓦質打擊的樂器”,說明陶可以發出音樂的旋律。司馬遷編著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澠池之會”——“秦王擊缶”和《莊子·至樂》中“莊子擊缶”,證明了陶器“缶”作為打擊樂器在當時已經比較盛行,古樸的陶器已經普及平民和走上了帝王將相的臺案,在充當飲食器物的同時,也扮演著高雅的角色,用簡約古樸的器型來調節生活的品位。

從鄴城博物館陶瓷藏品看古鄴人的生活

陶器在古代的作用主要是建築構件、裝飾用品、餐飲用具、樂器娛樂、儲存設施、墓葬冥器等幾大類,其中每一類能遺存延續到今天的器物,都成為了價值不菲的“國寶”,它承載的資訊含量和研究價值更是無可估量。今天,我就鄴城博物館陳展的飲食方面的部分陶瓷製品,談一下粗淺的看法,從中體會古代簡約古樸的陶器所包含的資訊,從一個側面反映的鄴地人高雅的生活方式。

從鄴城博物館陶瓷藏品看古鄴人的生活

作為飲食方面的陶瓷器製品主要有炊具類、飲器類、食用類、盛放類幾種,它們形態各異,紋飾不一,功能不同,都有自己特定的屬性,在當時物質匱乏、生產條件低下的情況下,能把飲食器具分設的如此詳盡,本身就折射出鄴地居民生活品質,在慢節奏、簡約古樸中享受文化的薰陶,感受生活的優雅。

從鄴城博物館陶瓷藏品看古鄴人的生活

炊具類:主要有鬲、甑(zeng)、釜、鼎、簋(gui)、鬹(gui)等。

“鬲”古代煮飯用的炊器,其形狀一般為侈口(口沿外傾),三足中空,便於炊煮加熱。新石器時代已有陶鬲出現。後期出現青銅鬲,青銅鬲流行於商代至春秋時期。鼎足是實心的,這是“鬲”和“鼎”的區別。

“甑”古代的蒸食用具,與鬲透過鏤空的箅相連,用來放置食物,利用鬲中的蒸汽將甑中的食物煮熟,多為圓形,有耳或無耳。極像現在的蒸籠。

從鄴城博物館陶瓷藏品看古鄴人的生活

。 “釜”古炊器,圓底而無足,口圓形,須安置在爐灶之上或是以其他物體支撐煮物,可以直接用來煮、燉、煎、炒等,可視為“鍋”的前身。仰韶文化時期,便出現與陶灶相配合的陶釜,比起三足鼎、鬲更為集中火力,可以節省時間和燃料,釜的出現逐漸取代鼎、鬲成為主要炊器。秦末出現的成語“破釜沉舟”和曹魏曹植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便佐證了秦漢、魏晉時代釜的普遍使用。

從鄴城博物館陶瓷藏品看古鄴人的生活

“鼎”。古代煮東西用的器物,圓形,三足兩耳,也有方形四足。有一種成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為一列,稱為列鼎,列鼎的數目在周朝時是代表著不同的身份等級。列鼎通常為單數。據文獻及考古發現九鼎應為諸侯之制,七、五鼎為卿大夫,三、一鼎為士級。但天子之製為十二鼎,是雙數。目前在鄴城博物館第二展廳就陳展著一組由小到大的七件陶鼎,據鄴城文保所人員介紹,該組陶鼎出土西太平村的一座墓葬中,是村民在七十年代澆地時發現的,因為當時條件有限,並未發掘,按此推論該墓葬至少是卿大夫的墓葬,現墓葬儲存完好,有待發掘。

簋(gui)黍稷方器也。周禮舍人注,方曰簠(fu)圓曰簋,有蓋有耳。是古代用於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也用作禮器,圓口,雙耳。流行於商朝至東周,目前陶簋發現較少。

鬹(gui)一種炊、飲兩用的陶製器具,形制與鬲相似。三足空心,所不同的是口部有槽型的“流”,也稱作“喙(hui)”。《說文·鬲部》:“鬹,三足釜也。有柄喙”,主要用於燉煮羹湯鑊溫酒,做好後作為餐具直接端上筵席。這種器具主要流行於新石器時代。

單單從炊具類的用品在鄴城博物館就可以看到這麼多,當然不只這些,不同的用具有不同的功能,既反映了炊具改革的進步,也折射出生活飲食的多樣性。(未 完 待 續)

從鄴城博物館陶瓷藏品看古鄴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