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變:金人擄走徽、欽二帝,大宋的勤王之師究竟在何方?

在北宋宣和七年十二月和靖康元年八月的時候,金軍曾經兩次大規模南下入侵,每一次宋朝京師也都遭受到了極大的威脅,為此皇帝不止一次地釋出勤王的命令,召令天下各地的軍民都一併前來京師勤王。

第一次金軍入侵時,各地的勤王部隊及時趕到,逼得金兵草草離去,使得宋廷得以繼續苟延殘喘下去。但當靖康元年,金軍第二次入侵的時候,大多數的勤王部隊卻不能夠及時趕到,最終導致金軍攻破京師擄走徽、欽二帝。

那麼問題來了,宣和七年和靖康元年之間僅僅只是隔了一年,為何第一次金軍入侵,勤王部隊可以感到,到了一年後的第二次金軍入侵,就見不到勤王之師的蹤影了呢?

靖康之變:金人擄走徽、欽二帝,大宋的勤王之師究竟在何方?

第一、渡過黃河才發令,欽宗皇帝自作自受

我們都知道,北宋自開國起歷代皇帝對於武將的限制和提防是十分嚴格的,大量的軍隊都被集中在京師附近,以防武將兵變。

這種強幹弱枝式的兵力部署到了宋神宗時期出現了極大的改變,在京師周圍的駐軍數量大為減少,基本上只維持在十萬人左右,是繼太宗皇帝以來的歷史最低點。

時間來到了北宋末年,在京諸軍由於被調出一部分去戍邊等,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缺額現象,且久久都沒有將其招填,所以駐京兵力遠遠達不到名義上的十萬人。

史書記載:

“皇城之內,無值班以宿衛;京城之中,少勁旅以鎮守。”“差效祀立仗人不能足數。”

由此見得,當時北宋京師的防備力量是非常空虛的,連滿足正常的守衛需要都做不到,何況要去抵擋強大的金軍。

當宣和七年十二月份,金軍第一次進逼京師的時候,用以守備的馬步軍僅三萬人而已,根本不足以抵擋金軍的進攻。

靖康之變:金人擄走徽、欽二帝,大宋的勤王之師究竟在何方?

為此,宋徽宗趕忙下罪己求直言詔,並正式頒佈勤王命令,要求:

“天下方鎮、郡邑守令,各率師募眾,勤王捍邊,能立奇功,並優加異賞,不限常制。”

同年的十二月二十四日,宋欽宗繼位,面對來勢洶洶的金軍,他再一次下令要求京東、京西、淮南西和兩浙路安撫使等這些距離比較近的地方,趕緊挑選精勇,星夜趕去京師。為了激勵這些勤王部隊能夠快點過來,宋欽宗還下令稱:

“近來團結軍兵,捍禦賊馬,如立到功效,並當不用常制,倍加酬賞。”

這一招果然有用,勤王部隊及時到達,逼得金軍于靖康元年二月份離去。為了防止金軍的第二次入侵,宋欽宗下令要求各地進行選將練兵,預備好糧草器甲,隨時聽候調遣,以便再一次入京勤師。並徵召部隊屯在京師作為,大大加強防備力量,其餘各路部隊按照距離遠近,提前設定好進京勤師的期限。但沒過多久,欽宗皇帝又改變主意了,將調發的各路用以防備金軍的部隊當即罷去大半。

於是乎,當靖康元年八月份,金軍第二次大規模入侵的時候,京師的防備力量再一次不夠用了。

但這一次宋廷並沒有火急火燎地頒佈勤王命令,而是派了一個主和派官員唐恪前去同金人談判。就這樣金人一邊同唐恪不斷地商量著和談事宜,一邊卻不斷地將軍隊南下,不知不覺間就成功渡過了黃河天險,佔領了西京河南府。

靖康之變:金人擄走徽、欽二帝,大宋的勤王之師究竟在何方?

到了這個時候欽宗皇帝才幡然醒悟,趕緊頒佈勤王命令,要求各路部隊火速前來馳援。並聲稱對於那些不能夠在趕來支援的軍官們,必定會追究他們的責任。

面對金軍的圍攻,京城眼看就要守不住了,欽宗皇帝又下令稱:

“宜疾率眾,不限裡數,倍道前來……諸路兵若能夠速來,不以官職尊卑,亦當優加勸賞。”

此外,還規定要優先保證勤王部隊的錢糧。朝廷這麼急切地期盼著,各路勤王之師能夠順利前來救場。主要有人願意前來幫忙,就算是佔山為王的盜賊也既往不咎。然而此時已經太晚了,還沒有及時等到勤王部隊趕過來,京師就已經陷落,徽欽二帝也已經被擄走了。

第二、道路阻絕,勤王詔令很難傳遞出去

前文已經說過了,在第二次金軍大規模入侵的時候,欽宗皇帝一直等到敵人渡過黃河的時候方才開始釋出詔令。可是這個時候,金軍對於京師的包圍圈已經逐漸形成了,道路阻絕,這個時候再想傳勤王詔令,效率就沒有想象中那麼高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勤王部隊的及時支援。

為了保證勤王詔令能順利地傳送出去,宋廷主要採用了專使急遞和持蠟封間道傳遞這兩種。

所謂的專使急遞主要包括了步遞、馬遞、急腳遞這三種,其中急腳遞的速度最快,基本上可以做到日行四百里,主要用於軍事上的緊急要務。這種傳遞方式比較適合道路暢通的情況下,當金軍的包圍圈合成之後,採用這種專使急遞就顯得不太合適了。

靖康之變:金人擄走徽、欽二帝,大宋的勤王之師究竟在何方?

而所謂的持蠟封間道傳遞就是將勤王詔令用蠟給封好,再派人走小道傳送出去。這種傳遞方式要求傳遞人的體力、膽識、毅力的要求都相當高。而且在當時金軍已經完成對開封的合圍,內外道路隔絕的情況下,傳遞人必定是凶多吉少的,所以每一個地方都多派幾個人前去,以保萬無一失。只要這些人當中有一個人能夠活著走出去,那麼相應的勤王部隊就能夠即刻前去支援。

第三、勤王部隊中出現了不少消極支援的

在大宋這麼多支勤王部隊中,自然會出現一些不需要激烈也第一時間趕過去的,也會出現一些裝聾扮啞、即便三催五催也拖拖拉拉的。

比如在金軍第一次大規模入侵時,就出現了很多慷慨赴難的部隊。史書記載:

“四方忠義士雖素不預軍籍,亦皆橫身扼腕,自備器甲,效命登先”“自廣之東西,湖之南北,福建江淮,梯山航海,越數千裡爭先勤王”

至於那些迂迴觀望、畏敵潛逃、消極勤王的隊伍數量也一點都不少,比如:知京兆府盛章所統率的勤王部隊滿腦子所想的都是力求自保,去當一個旁觀者,

“坐觀事勢,持重不行。”當他們的勤王部隊慢吞吞地前去支援時,忽然聽到了金軍已經攻陷京師的訊息,想的不是火速前往,其主帥直接拋棄部隊跑了。

北道都總管趙野置司大名府的勤王部隊,不是直接前往京師,而是東拐西拐,拖延時間,毫無靖國赴難之意。

靖康之變:金人擄走徽、欽二帝,大宋的勤王之師究竟在何方?

江浙、福建兩地的勤王部隊一聽說京師被圍了個水洩不通,便帶著人馬屯在了泗州,便不再行動了,完全不把京師的安危給放在心上。

康王開大元帥府之後,要求河北各部的人馬都到大名府上去集合,知洺州的王麟藉口自己家中老母無人照顧,自己又有病在身,便直接獨自一人畏敵潛逃了。

由此可得,靖康元年的那一場規模浩大的金軍入侵,存在著不少部隊打著勤王的名號,卻無心勤王。不少手握重兵的大統帥們對於勤王也是做樣子罷了,要麼就是在一旁觀望,要麼則直接後撤避敵,努力地減少同金兵之間的鬥爭。

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金軍攻破京師,也就是早晚的問題罷了。最終徽、欽二帝被擄走,也只能怪宋欽宗自己非要等到金軍過了黃河方才來發布勤王命令。導致一些有心前往支援的部隊要麼因為距離遠無法及時趕過去,要麼因為力量小,雖然奮力作戰但也只是落了個慷慨赴難的下場,令人不禁扼腕嘆息。

第四、勤王部隊缺少統一的領導

縱觀整個靖康年間,來自各地的勤王部隊數量雖然不少,但卻自始至終都缺少一個能夠統帥全部部隊的強有力機構,這才導致了一些勤王部隊徘徊不前,畏敵潛逃的行為都沒有人能夠及時去阻止、懲罰。而那些有心抗敵的小部隊,也沒能組織在一起形成一支大拳頭去予以金軍痛擊。

靖康之變:金人擄走徽、欽二帝,大宋的勤王之師究竟在何方?

一些地區的統率機構諸如京畿河北河東宣撫使司、陝西五路宣撫使司、河北兵馬大元帥府、河北河東宣撫使司、江浙福建經制使司、陝西五路制置使司、四道都總管司。

但這些所謂的大機構雖然手握重兵,但都各自存在著問題,有的主帥沒權、有的內部矛盾嚴重、有的主帥帶頭畏敵潛逃等,都不能較好地完成自己勤王、保衛君主、社稷和國土的面積。

最為典型的就比如:康王趙構所成立的河北兵馬大元帥府,雖然擁有著數量眾多的勤王部隊,但卻擁兵自重,先是移屯到北京大名府,後來又轉移到東平府,以避敵鋒,力圖自保,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父兄被敵人擄走也無動於衷。

總而言之,靖康年間,金人之所以能夠這麼順利地擄走徽、欽二帝是在多種原因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一是徽、欽二帝本人的昏庸無能,無法對時勢做出正確的判斷;二是京師守備力量的長期空虛;三是勤王部隊之間各懷鬼胎,沒能凝聚在一起,去對抗金人,才最終形成了這場被後人所難以啟齒的靖康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