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諸葛亮放棄北伐,那麼蜀漢的命運會怎樣,答案僅兩個字

提到三國演義,便不得不提一位其中的傳奇人物,那便是有著被杜甫稱讚“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的諸葛亮。這個智絕天下,接進妖魔的人,貫穿了三國演義將近一半的篇幅,火燒赤壁,草船借箭,火攻博望坡,屢出奇招的他,可謂三國第一謀士。除此軍事能力之外,諸葛亮的政治手段,外交天賦,治國方式在三國這個大時代下也是第一等的存在。更難得可貴的是,諸葛亮對於劉備以及劉氏王朝的忠心耿耿。劉備東討孫吳失敗之後,病逝白帝城,死前將自己的兒子與蜀漢王朝託付給了諸葛亮,並向諸葛亮表示如若劉禪不行,可由諸葛亮自行取代的想法。

假如諸葛亮放棄北伐,那麼蜀漢的命運會怎樣,答案僅兩個字

影視劇中的諸葛亮形象

諸葛亮聽此言語,更加感到劉備對自己的信任之深。在劉備去世之後,劉禪尊稱諸葛亮為相父,諸葛亮也決定完成先帝的遺願,那就是討伐魏吳兩國,恢復大漢王朝。於是在建興五年,諸葛亮向劉禪遞《出師表》: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正是從此時起,諸葛亮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對曹魏發起了十多次進攻,雖然作戰期間也有所斬獲,斬殺了魏將張郃,王雙等人,收穫姜維,梁緒等將領,但大體上沒能實現收復漢室的理想,最終諸葛亮也病逝在五丈原。數次北伐給蜀國帶來了嚴重的經濟危機,民眾賦稅嚴重,百姓負擔嚴重,這也為後來蜀國的蜀國的滅亡打下了基礎。

假如諸葛亮放棄北伐,那麼蜀漢的命運會怎樣,答案僅兩個字

那如若諸葛亮放棄北伐,一心守住蜀漢,那麼蜀國的命運會如何?

答案很簡單,僅有兩字,那便是覆滅。原因有三:

第一,國力

蜀國位於西南,當時人口稀少,遠遠比不上魏國所處的中原地帶。在劉禪向曹魏投降時,人口不過120萬,而曹魏的人口是其數倍之多,哪怕同樣疆域較少的孫吳人口也遠超於蜀漢。

假如諸葛亮放棄北伐,那麼蜀漢的命運會怎樣,答案僅兩個字

蜀漢疆域

哪怕諸葛亮竭力發展蜀地的經濟財力,有了德陽綿竹這種畝產三十斛以上的地區,但也很難從根本上改變蜀地經濟落後的現狀。山多地少的地勢在保護了蜀地的同時也妨礙了蜀地的經濟發展,使得蜀國西南的地區經濟落後,全國的大部分經濟來源依靠益州的稅收。

假如諸葛亮放棄北伐,那麼蜀漢的命運會怎樣,答案僅兩個字

工商業雖然也稍有起色,但仍落後於曹魏地區。加之蜀漢地區人口較少,但軍隊卻有18萬人之多,這相當於每七個蜀漢人民就要養活一個一名將士,這對於人口的負擔壓力是很大的。由國土情況來看,如若不擴張地盤,僅僅依靠原有的土地,蜀國是很難實現匡扶漢室的理想的。

第二,地勢

我國的西南地區自古就有著“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說法,高低不平的地勢在保護了蜀國的同時,也遏制住了蜀國的向外發展。崇山峻嶺的地貌註定了蜀國無法進行大規模的作戰,一但敵軍來襲,你只能會被後方拖累而死。

“天下大亂,勝天堂;天下一統,死牢房。”

蜀地在戰亂之時,可以作為佔據一方的重地,但要是匡扶漢室,將天下一統。,蜀地很難作為進攻的前陣。群山峻嶺的地勢使得軍隊很難出動作戰,後方的糧食運輸也有著極大的困難。再加之有著更好的地勢優勢的曹魏在飛速發展,自曹睿登基以來,魏國對蜀國採取對蜀國據守要塞,嚴防死守的政策,目的就是讓你的軍隊困在蜀地之內。這樣等蜀魏兩國的差距越來越大,蜀漢只能坐以待斃。

假如諸葛亮放棄北伐,那麼蜀漢的命運會怎樣,答案僅兩個字

第三,國內矛盾

首先要知道蜀地的政治基礎,並不是劉備諸葛亮的荊州集團,而是以李嚴為代表的東州集團和以譙周為代表的蜀地集團。劉備作為匡扶漢室的代表人物,建國的基礎卻是同族劉璋的地盤,這本身就存在隔閡。

假如諸葛亮放棄北伐,那麼蜀漢的命運會怎樣,答案僅兩個字

蜀漢建國之初,因為眾多荊州元老的存在,三大集團的矛盾並不明顯。但當劉備去世,荊州集團的元老關羽,張飛,黃忠,馬良等人去世無力壓制剩餘的兩大集團,蜀漢的政治矛盾開始體現。

在諸葛亮去世之後,荊州集團的人已經無力壓制其餘兩大集團,這時蜀地本土集團的代表人物李邈便向劉禪上書陳述諸葛亮的罪責,被下大獄最終被誅殺。

假如諸葛亮放棄北伐,那麼蜀漢的命運會怎樣,答案僅兩個字

蜀漢的人才情況是極其缺乏的,而劉備和諸葛亮一昧讓自己所在荊州集團的人才進入政治中樞系統,這使得益州集團與東州集團的名士被排除在政治體制之外或者在體系邊緣,只能獲得一些清職與無實權的名譽,這也使得蜀漢後期,竟無人作為軍隊先鋒。由此可見,蜀漢的內部矛盾,離心離德是極為尖銳的。

從一定程度上說,蜀漢的潰敗是必然的,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人心的喪失,政治優勢的離去,貪汙腐敗的現象日益嚴重,都使得這個劉備苦心經營的政權走向了失敗。哪怕是諸葛亮放棄北伐,一心放在蜀地的經濟發展,政治建設,也很難改變這些基本的情況。對於當時的蜀漢來說,北伐不失為一個正確的抉擇,即穩固了人心,也轉移了國內的政治矛盾。但令諸葛亮沒有想到的是,多次北伐,不僅沒有使蜀國原有的困境,反而加劇了原本的矛盾,使得蜀國走上了加速滅亡的道路。

假如諸葛亮放棄北伐,那麼蜀漢的命運會怎樣,答案僅兩個字

諸葛武侯祠

我們縱觀蜀漢的歷史,發現這些矛盾與問題從一開始便存在於政權之中,諸葛亮雖然想透過戰爭的方式來改變,但終歸還是回天乏術。蜀漢失敗的劇本從一開始便已經定好,匡扶漢室也成了劉備等人心中的遙不可及的命。正如《三國演義》開篇所寫那樣: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時過境遷之後,英雄們的身姿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歷久彌新,永世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