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與內容,從理學思想到孝德教育

宋代上承五代十國下起元代,共經歷了408年,在這408年內歷經政權的更替,文化的革新,經濟的繁榮發展,是中國歷史上封建社會發展的最高階段。雖然宋代經歷了重重變革,但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卻是穩步的,擁有十分明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以及十分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一、宋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

由於唐末至五代十國時期武人專權軍閥混戰,宋太祖認定只有偃武修文才是平靖之道,才是千秋萬世之道。在“陳橋兵變”後奪得後周政權,建立宋代。

宋太祖擔心其武將的濫用會使歷史重演,因此施行“重文輕武”的國策

,至此宋代四百多年來一直延續並推行宋太祖的政策,將培養服從帝王的文人當作重要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以此來維護統治階級利益,宋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目標都以此為基礎,進行發展。

宋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與內容,從理學思想到孝德教育

宋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目標:由於宋代“重文輕武”的國策,使得知識分子擁有極大的言論自由,而且政治熱情也很高,所以宋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目標是達到真正的君臣共治,在讓知識分子把持著主導權力的同時,還讓他們更加尊重皇權。宋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目標:由於宋代理學的大力發展,其核心思想“存天理滅人慾”的政治主張,使得統治階級對於培育道德型人才也格外地重視,所以培育道德型人才也就成為宋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目標。宋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制目標:宋代法制可以稱為中國古代法制發展的高峰,上至各級官吏下至平民百姓,統治階級都出臺了相應的法律制度,所以宋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制目標就是各級官吏以及平民百姓都能夠遵紀守法,規範與完善自己。

二、宋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1.注入理學思想的封建綱常教育

“封建綱常”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最基本的倫理道德,也是維護宗法等級秩序的重要支柱。我們所熟知的“三綱五常”之說,雖由董仲舒提出,但他並沒有將他們融合,而真正意義上的“三綱五常”是由宋代朱熹所完成。

宋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與內容,從理學思想到孝德教育

宋代由於外有強敵,內有奸佞的政治背景,以及唐代後期經五代至宋代這一階段政治格局動盪等原因,導致傳統封建綱紀崩塌,唐末五代時期有弒君篡唐的朱溫,弒父登基的朱友矽,殺兄上位的朱友貞,弒君、弒父等不忠不義不孝的行為屢見不鮮,這種前車之鑑使得宋代統治者必須重整綱紀。

在“三綱五常”中,朱熹為“父為子綱”是基礎,

此理論則是要規範社會當中的“孝”,要兒女對父母絕對的服從

,“君為臣綱”是首要,所規範的是社會當中的“忠”,要臣子對君主竭盡全力地付出,“夫為妻綱”則是人倫關係的基礎,要規範的是“節”。

2.法令化制度化的禮儀規範教育

禮起源於古代祭祀,“禮”最初的存在與古代祭祀神靈的儀式有關。而真正的禮教則起始於西周,周公利用禮樂教育來對人們的生活進行規範,進而來穩固統治階級的利益,至此具有規範意義的禮教延續了上千年之久,成為統治階級對人們思想進行約束與灌輸的重要方式,也成為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

宋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與內容,從理學思想到孝德教育

傳統封建禮教有三個方面內容,首先是對各種關係尊卑等級的規定,其次是對於社會風俗以及民眾的生活習性的規範,最後是對政治制度、軍事、法制的規範。宋代禮教在傳統禮教的基礎上,由於宋代理學的蓬勃發展,以及官學、私學、書院等教育機構的發達,

使得尊孔崇儒成為社會各界的一種風尚,尊孔祭孔也因此成為一項重要禮儀

,一方面被統治階級作為國之大典,另一方面透過對人們尊孔祭孔禮儀的灌輸,來規範人們尊師重道,懂得尊卑等意識。

尊孔祭孔禮儀也是學校社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是宋代禮教的重要組成。對於宋代祭孔禮儀的重視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首先由於宋代統治階級對於儒家的高度認可,視儒家思想為治國理政的重要綱領,所以將祭祀孔子之禮與皇家祭祀大禮同視為大典,讓其享有同帝王相等的祭祀之禮。宋徽宗時期有“崇寧初,宋徽宗拜謁孔廟,始行酌獻禮。”

其次宋代歷任統治者以此形式來表示對孔子的尊重與認可,也以此形式來呼籲官員與社會民眾,

對於孔子以及孔子所提出的理論思想,要像尊敬帝王一樣來尊崇

,從而達到規範的效果。在科舉中,宋代也保持了唐代以來一向沿襲的科舉應試人拜謁先聖的慣例,並將其定為常禮,透過一系列政策詔令的頒佈與實施,宋代形成了一套較以往歷朝規格更高的尊孔祭孔儀式,並將其法令化和制度化。

宋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與內容,從理學思想到孝德教育

3.官方哲學導向的理學思想教育

傳統儒家思想在宋代經過進一步的發展與完善,出現了一個新的學術高峰,也就是宋代理學思想。在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宋代理學的形成,意味著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篇章。理學的興起原因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自漢代以後儒家思想一直是社會的主導思想,也是歷朝歷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但到了唐代末期,政權的衰敗以及社會思想層面的不安,使得人們對傳統儒家缺少系統的本體論證支援的方法論思想產生了懷疑,傳統儒家思想失去了思想上的主導權利。第二,由於魏晉南北朝時期,長期封建的割據加上持續不斷的戰爭,使得這一時期的中國文化受到嚴重的影響,而最為突出的就是佛教經過這一時期,以蔓延之勢流淌在中國大地之上,又經歷了唐代的洗禮,佛教吸收以及融合了大量的傳統儒學思想,使得佛教思想在本身基礎之上更加深入人心,穩穩地紮下了根。

佛教興起的同時,生於本土的道教也開始用類似的方式

,迅速發展,在唐代還一度被奉為國教,就在當時狹小的思想空間上,佛道兩教佔盡優勢,使得傳統儒家思想如果再不改革就會逐漸走向衰落。

宋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與內容,從理學思想到孝德教育

宋代理學初步興起於北宋初期,慶曆年間的社會思潮,其代表人物主要有胡瑗、孫復、石介,併成為宋初三先生,他們將儒家傳道系統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以昇華,推至一個新的高度,大大加強了儒學傳播效率,同時肯定與發揚孟子和韓愈學說,為理學發展構建了初步的理論體系,揭開了理學發展的序幕。到了周敦頤時期,他所提出的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主靜、至誠、無慾、順化等理學基本概念,構成理學體系的重要內容。他說:“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易》即太極,他認為太極是宇宙的本源,太極生出陰陽,而後產生天地。他根據孔子“易有太極,是生兩儀”的思想,創立了《太極圖說》,對宋代理學方法論奠定了基礎。

二程是把傳統儒家傳道系統發揮至巔峰的人,他們對儒家進行了創新和發展,提出正統理學的核心觀念“天理”,由此引發後世理學家關於理事關係、理氣關係、理心關係的激烈討論。朱熹認為,人慾為社會禍害的根本原因,他把“天理”和“人慾”完全對立起來,認為三代以上天理流行,三代以下利慾氾濫,“天理存,則人慾亡;人慾勝,則天理滅。未有天理人慾夾雜者”。理善欲惡,存理滅欲即存善去惡,天理之公,人慾之私,一心之中,不容並立,入此出彼,出此入彼,兩者必取其一。因此,聖賢千言萬語,只是叫人存天理,滅人慾。整體概括就四個字“存理滅欲”,主要透過在思想道德上的自我提升,自我反省與完善來實現,其主旨是最大限度地提升社會的倫理精神,把儒學思想中道德至上的意識進而強化,更深程度把人們的精神世界納入儒家倫理綱常之中。

宋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與內容,從理學思想到孝德教育

理學家在闡述傳達理學時,其根本是透過道心來改造人心。朱熹有一段十二字心傳“人心惟危,道心惟一,允執厥中”,其意思是人心危險而難安,道心微笑而難明,要以道心之微矯人心之危,只要擇精守一,不雜不擾,則無不允當。朱熹也強調,在道心矯人心的過程中,人“不能無人心”,也“不能無道心”,而是人心道心都要在,不能“任人心自危”,也不能“任道心自微”,要能夠達到對兩心的主動控制,即“擇精”、“守一”,則人心不雜乎道心,道心不流於人慾。最後人應以道心為主,人心服從道心,即人慾服從理性。

理學思想快速崛起的原因主要是相對於傳統思想更具有辯證性

。宋代理學家們辯證的思考了為什麼會被佛道思想迅速超車以及為什麼會在短短時間內走向衰落?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對於佛道思想的超車,理學家們發現主要在於傳統儒學本身在形而上的層面上存在著嚴重的不足,所以對於理學家們一直批判視為“異端”的佛教思想,他們也放下了偏見,將佛教思想視為中國正統學說的內部核心,學習佛學的傳播方式以及內在構成,為後世儒佛思想融合奠定了基礎。第二,對於短時間走向衰落,除了當時政治格局混亂的情況下,

依靠學校傳播的儒學思想得不到更好的發揮

。再者儒學是以經學為基礎的,經學的主要傳播者士大夫以及經學家族都得不到好的空間,使得經學的傳播漸漸沒落。

宋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與內容,從理學思想到孝德教育

理學家們根據此等情況,在宋代理學發展時期,大肆傳播經學,透過書院,私學等途徑大肆發揚理學,彌補前朝因為此等原因而導致的學術空缺。所以說,理學從真正意義上講,更像是一個具有辯證性的儒學。馬克思曾說過:“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對於宋代理學家來說,他們所闡述的一切理論體系,其最終目的都是要營造一個“以德為本”,道德高於一切的“理想”化社會。也就是以綱常倫理為主導的道德規範來牽引中國社會在傳統軌道上走向理想化。宋代理學無論是從歷史意義亦或是現實意義角度來講,其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不僅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為後世開創了新的理論體系,也為文化、政治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

4.以“忠”為根本目的的孝德教育

“孝”是人類社會存在的一種普遍現象,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美德。俗話說“百善孝為先”,

可見千百年來人們把孝當做優良道德品質的根本,也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

。孝德教育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經過歷朝歷代的演變,從最初的對先輩君主的崇敬,逐漸變成統治階級引導民眾的一種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而上升到治國方略上來,意在以孝治來增強民眾的孝德意識,以孝德為根源來改善道德水平,更好的維護社會統治與發展。

宋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與內容,從理學思想到孝德教育

宋代的孝德教育依舊承襲前朝的“以孝治天下”的立國原則,基本舉措方面也在前朝基礎上,進行了改進與完善。由於宋代理學的飛速發展,也讓理學化的孝德教育在民間社會更加普及。宋代統治階級實施孝治的根本目的,一方面是提升民眾道德素質,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所需要的“忠”。宋代統治者在孝治的舉措方面,

牢牢把握孝與忠同本源的特質,把孝與忠的含義進一步混淆到一起

,把民眾對親人長輩的孝轉換成對統治階級的忠,他們在孝德教育上把“忠”立為孝文化的核心。同時在詔令中明確規定:“新授職官內有家諱者,除三省御史臺五品文班四品武班三品以上許準式,其餘不在改避之限”。

宋代統治者認為忠大於孝,公大於私的思想,也打破忠孝難兩全的格局,達到“以孝事君則忠”的目的,大肆開展勸孝之風。據古文記載,宋初開寶年間,宋太祖趙匡胤詔令天下“舉孝悌彰聞”,此舉則是宋代勸孝之風的開端。

宋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與內容,從理學思想到孝德教育

總結

宋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包括封建綱常和禮儀規範教育,理學思想教育、孝德和經學教育以及政治法制教育四部分,其中封建綱常和禮儀規範屬於規範類教育,理學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教育內容,孝德和經學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核心,政治法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輔助性內容。

宋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歷史演進中佔有重要地位。宋代統治階級在吸取前代思想政治教育經驗的基礎上,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方法和途徑有所發展和創新,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並具有自己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