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孤城,一己之力保江山;彈糧絕,食盡滿城百姓。英雄?魔鬼?

他是中唐名將,憑藉七千守軍抵擋了敵人十幾萬大軍,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少有的以少勝多戰事,守下了城池,也因此護住了外圍千萬百姓的安危,但是為了守城,他屠殺城中百姓,做出了”吃人肉“的瘋狂舉止,也因此成為被後人詬病的原因。這個人名叫張巡。

守孤城,一己之力保江山;彈糧絕,食盡滿城百姓。英雄?魔鬼?

張巡是中唐人士,出生於公元708年,也算是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開元盛世,張巡從小就立志要成為一個馳騁沙場的將軍,因此自幼熟讀兵書,並且廣交天下英雄,他的好友圈裡很少

能看到那些

庸俗之輩,往往都是一群有理想抱負的志士。

開元年間,張巡考取了進士,隨後登上了政界的大舞臺,他的哥哥在京城也是一個大官,在哥哥的幫襯下 ,張巡計程車官之路非常通暢,一路升職當上了縣令,張巡做官確實有一套,但是受到封建等級制度的影響,張巡心中一直懷有”階級性“的觀念,(階級性就是將人化為三六九等,並且等級間不可逾越)。

守孤城,一己之力保江山;彈糧絕,食盡滿城百姓。英雄?魔鬼?

安史之亂爆發,叛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戰爭,面對安祿山的百萬大軍,河南地區的許多官員紛紛繳械投降,放掉城池,張巡的上司也是降軍中的一員,並且還多次勸告張巡早日投降保住小命,後來朝廷親自派吳王前來鎮壓叛軍,張巡才下定決心要與叛軍死磕到底。

公元757年,當時叛軍之首安祿山已經去世,但是他的兒子安慶緒接替了叛軍,並且集結了十幾萬大軍妄圖一舉攻陷睢陽這一軍事要地。(睢陽,現今商丘市睢陽區)。而城中留給張巡的守兵加起來連一萬人都不到,僅僅只有七千守將。

雙方巨大的實力懸殊給了張巡很大壓力,但是眼前卻沒有退路,身為大唐子民,身為一名將軍,他是城中百姓最後的救命稻草,因此他沒有退路。

守孤城,一己之力保江山;彈糧絕,食盡滿城百姓。英雄?魔鬼?

雖然城內守軍在張巡的帶領下表現得非常勇猛,但是隨著守城時間不斷延長,城內的資源消耗很快,糧草很快就見了底,到了七月份,城中的大

部份

糧食都被吃光了,每個士兵一天只能分到屈指可數的米粒,根本無法維持繼續戰鬥,米粒吃光了他們就吃樹皮,凡是能吃的基本上都被士兵們食用了,直到最後徹底失去了食物來源。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並且守城士兵每天還要應對敵軍的進攻,消耗的體能是巨大的 ,沒有糧食士兵連最基本的能量供給都達不到,又談何守城?

在最絕望的時刻,張巡用一種極其殘忍的手段化解了危機,也正是他的這次決定,導致他成為了歷史上的”雙重人物“。

守孤城,一己之力保江山;彈糧絕,食盡滿城百姓。英雄?魔鬼?

張巡將自己的妻子殺掉,隨後分給士兵們吃,不僅如此,城中的老弱婦孺都被張巡抓了起來,他們都被做成軍糧,以此來滿足戰士們的溫飽。城外是十幾萬浩浩蕩蕩的叛軍,城內是大唐的黎明百姓,如果不吃人肉維持生存,那麼全城軍民的最後結局就是死。

並且睢陽城破,江淮危矣,死去的將是更多老百姓,犧牲少數保全多數,這確實是最佳選擇,但是放在張巡眼前的是一條條人命,親自殺掉同胞並且飲其血食其肉,這無疑是反人類的做法,但是那又能怎樣呢?如果不這樣做,那麼死去的將是更多百姓,最終,張巡痛下殺手,用人肉維持了一段時間。

守孤城,一己之力保江山;彈糧絕,食盡滿城百姓。英雄?魔鬼?

雖然人肉解決了燃眉之急,但是張巡苦苦守城最終也沒能等來友軍支援,叛軍聽聞張巡在城內吃人肉為生,於是加強了攻城力度,最終睢陽城還是沒能守住,而張巡也被叛軍殺掉,成為一代英烈,但是有關張巡的故事還是廣泛流傳在軍中,成為人們飯後閒談的話題。

張巡的不幸並不是他一個人造成的,而是整個唐朝造成的,在最危難的時刻,其他唐軍守將卻按兵不動,暗藏私心 ,因此導致睢陽孤立無援,張巡別無選擇,睢陽是江淮地區的屏障,一旦丟掉,幾十萬叛軍進入江淮一帶,那麼整個大唐都有可能遭到前所未有的打擊,張巡多守一日,希望就大一點。因此,他只能死守。

守孤城,一己之力保江山;彈糧絕,食盡滿城百姓。英雄?魔鬼?

從政治角度看,張巡是一位功臣,他牽制了十幾萬叛軍南下,保住了江淮地區。但是從人性的角度看,張巡是一個喪心病狂的人,殺掉百姓吃人肉維持生存,未免過於殘暴。對於統治者而言,張巡是英烈,是英雄,但是對於那些受害的百姓而言,他跟叛軍無異,甚至比叛軍更加殘忍。自始自終,張巡都深陷矛盾中難以自拔,只是他選擇了一條極端的道路,而他也只能為自己的選擇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