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房改”要來了?北大教授提出“新方案”,3類人要難眠了?

2022年我們還缺房子嗎?答案已經很明顯,這3組資料能夠反映真實現狀:1、根據央行2020年中旬公佈的調查資料顯示,我國城鎮家庭住房普及率已經超過96%,戶均持有1。5套房,兩者已經超過許多發達國家水平;2、西南財經大學經濟研究院資料顯示,2017年我國住房空置率高達21。4%,空置房產數量約為6500萬套;3、在“努力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釋出會上,住建部部長王蒙徽表示:我國城市建成區面積6。1萬㎡,人均住房面積達到40㎡。

正如住建部部長王蒙徽在會議上強調的那樣:

我國城市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創造了世界城市發展史上的奇蹟。

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的確來之不易,根據公開資料顯示,1978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僅3。6㎡,47。5%的城市家庭沒有房子住,缺房戶多達869萬,相關資料顯示,國家在這30年內雖投入近400億元巨資建設住房,但仍不能滿足城鎮職工居民的住房需求。

“二次房改”要來了?北大教授提出“新方案”,3類人要難眠了?

究其原因,主要在於過去的房子並不需要購買,而是根據“福利分房”的方式來獲得房子。國家與單位出資建房,然後按級別,工齡,年齡,居住人口

數,人數,有無住房等一系列條件分給一部分人居住,這些房子無法轉賣、限制轉租,一般來說只有結婚之後才能等到分房的機會,單身群體只有一個小單間用於過渡,

簡單來說就是“等國家建房,靠組織分房,要單位給房”。

福利分房的好處在於,人們並不擔心沒有房子住,只是時間長短、房屋面積的大小問題。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許多弊端,首先是國家與企業為此背上了沉重的負擔,正如上文提到的一樣,斥資400億元依舊無法解決與日俱增的住房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城市中的缺房數量會越來越多,不利於城鎮化建設推進。與此同時,人們為了分房子都拼命送禮拉關係,搞得單位作風烏煙瘴氣。

“二次房改”要來了?北大教授提出“新方案”,3類人要難眠了?

正因如此,從1978年開始,國家和企業一方面增加住房投資,加快住房建設步伐,另一方面開始探索改革住房制度。1998年高層釋出了《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

宣佈從同年下半年開始全面停止住房實物分配,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經濟適用住房為主的多層次城鎮住房供應體系。意味著過去的“福利分房”賦予了“商品”屬性,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第一次房改”。

從結果來看,第一次房改取得了卓越的成績,我國整體城市化率從1998年的33。35%提升至2021年的64。72%,僅用20年的時間完成了許多發達國家四十年才能實現的目標,創造了世界城市發展史上的奇蹟。房產專家盧俊表示,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第一次房改”,解決了國家企業揹負的沉重經濟負擔的問題,推進了城鎮化建設發展,人均居住面積過低、缺房數量過多的問題也得以徹底解決。

“二次房改”要來了?北大教授提出“新方案”,3類人要難眠了?

但與此同時,隨著住房被賦予金融屬性後,我國房地產市場也被徹底啟用,在其不健康、不成熟的發展模式下,也導致了一系列問題的出現,最為明顯的就是整體房價過高,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顯示,過去20年我國平均房價上漲了530%,一些熱點的城市房價漲幅更是高達十幾倍甚至幾十倍。隨著房價持續上漲,吸引了許多人前去炒房投資,進一步推動房價上漲,同時也導致了整體空置率過高的問題。

貝殼研究院釋出的《2021

城市

剛需購房報告》資料顯示,

2021年一線城市套均總價約為298萬,新一線城市套均總價約為149.5萬,二線城市套均總價約為123.4萬。納入統計的100個城市中,有68座城市“房價收入比”超過了10.0,遠超國際標準“3-6”的房價收入比,其中深圳的房價收入比更是超過40.0,相當於當地居民40年的收入才能買得起一套房。

與此同時,由於房價過高,也導致了百姓消費能力降低、實體經濟邊緣化、“經濟內迴圈”發展受阻等一系列問題。

“二次房改”要來了?北大教授提出“新方案”,3類人要難眠了?

正因如此,最近幾年樓市中一直存在“第二次房改”的呼聲,最早將其轉化為實際建議的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徐遠,去年2月徐遠教授釋出了名為《二次房改推動經濟新一輪增長》的文章,並明確表示:對外“二次入世”的同時,對內啟動“二次房改”,短期、中期和長期都有戰略性的利益。與此同時徐遠提出了10個針對性建議,

比如未來10年每年興建1000萬套安居房,針對中低收入新市民群體,以40~60 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首付建議為20%,房貸利率給予適當優惠;應在較好區位選址,便於新市民上班;主要選擇在大都市、都市圈和核心城市,不能選擇中小城市等。

獨立經濟學家馬光遠表示:透過啟動二次房改,對阻礙房地產發展的諸多制度障礙予以消除,是唯一的選擇,也符合基本邏輯。與此同時,經濟學家任澤平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大力建設安居房、人才房、廉租房、共有產權房等多元化住房型別,最大程度滿足大城市新青年、新市民以及各類城市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

此外,可加大對剛需購房者信貸支援,穩步推動房產稅試點。

“二次房改”要來了?北大教授提出“新方案”,3類人要難眠了?

事實上,“第二次房改”的核心理念很好理解,正如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說的那樣:

“今後房價再怎麼降也很難真正解決工薪階層住房問題,要平衡房地產問題,租購比例需要達到四六開”。

對於流入到城市的群體來說,由於房價過高,短時間難以實現買房的目標,因此這類群體只能選擇租房。上文已經提到過,我國住房普及率已經超過96%,因此只要解決這部分流入人口的住房問題以及城市當中困難家庭的買房問題,那麼樓市的一系列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3月2日,央媒經濟日報發文《這類住房,保量更要保質》其中明確指出:保障性租賃住房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透過租賃方式解決住房困難問題提供渠道,將有助於整個房地產市場預期的穩定,購房需求將合理釋放,房價上漲壓力將隨之緩解,從而為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次房改”要來了?北大教授提出“新方案”,3類人要難眠了?

對於這些建議,國家也早已經注意到並積極落實了。

相關資料顯示,2021年全國40個城市新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94.2萬套,2022年將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以人口淨流入的大城市為重點,全年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40萬套,是2021年的1.5倍,一線城市保障性住房佔比應達到40%-45%。

2月10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釋出《關於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確指出:

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的支援力度。

“二次房改”要來了?北大教授提出“新方案”,3類人要難眠了?

“二次房改”要來了?答案是肯定的。

對此可能有三類人要“難眠”了:

首先是“以租養貸”多套房持有者,

對於這些囤房族來說,隨著這些保障性住房推進,未來年輕人、新市民會更願意選擇這類房源,因此“以租養貸”的模式可能無法持續。

其次是開發商,

二次房改會對現有的房地產開發、貸款,甚至是土地制度造成顛覆性改變,這一定程度上導致開發商

之間

競爭加劇,同時也壓縮了房企的利潤空間。

最後是炒房客,

說到底第二次房改也屬於樓市調控的一環,有利於房價加速回歸理性,對於炒房投資的群體來說未來利潤會進一步降低。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財經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