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恩寵太過,六宮側目;恩寵太少,六宮踐踏”,該咋辦

《甄嬛傳》“恩寵太過,六宮側目;恩寵太少,六宮踐踏”,該咋辦

插圖丨FREEPIK

(接上一篇)

⑥頑強求存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語出《左傳》,說的是古楚先民艱辛的創業過程,意思是駕著簡陋的柴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發荒山野林。800年崢嶸歲月,楚國從一個邊緣蠻夷小國,成長為當時的世界第一大國(《楚國八百年》評價語),蘇秦評價楚國“地方五千裡,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資也。”

中華文明是唯一延續至今的文明,絕不是因為中國人幸運,正是因為中國人堅韌頑強的拼搏精神。這種精神早在上古的神話中就得到體現。天破了洞女媧補天,海闖了禍精衛填海,山擋了路愚公移山,水發了災大禹治水,太陽多了后羿射九日,疫病發了神農嘗百草……中國人從來不逃避困難與苦難,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基辛格在《論中國》中說,無論世界風雲如何變幻,中國人民都能堅持其民族精神不墜。中國作為一個獨一無二的文明有5000年的歷史,作為一個統一的國家存在了2000多年。它能做到這一點,並不是靠對近乎猖獗的外族入侵逆來順受。在這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征服者要麼被迫接受中國文化,要麼逐漸淹沒在被征服者的海洋中。經過了如同過山車一般跌宕起伏的歷史後,也只有堅韌不拔的中華民族才能繼續保持團結,充滿活力。

稻盛和夫先生有一個觀點廣為流傳。“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它們都在嚴酷的條件下頑強地生存。馬虎懶惰、不負責任的動植物並不存在。遵照自然界的規律,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生存,也必須認認真真、竭盡全力。”

實際上,中華先民早就悟出這個道理。《周易》乾卦的《象傳》上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古代先賢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發現天道執行,四時交替,晝夜更迭,歲歲年年,無休無止。從而悟出,君子應效法天道之健,奮發進取,自強不息。

⑦崇尚統一

中華文明起源於黃河、長江流域,從遠古農耕社會中孕育而生。農業耕作受自然條件限制,洪水氾濫,災害頻仍,給先民的生存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孟子對遠古的水患是這樣描述的,“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孟子·滕文公上》);司馬遷在《史記·夏本紀》也有記載:“當帝堯之時,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

因此,如何抵禦自然災害,特別是治水,是中華先民們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大秦帝國》的作者孫皓暉先生說,“天下治水,是一項規模龐大、歷時長久的工程,其中所需要的社會動員深度、各方協調方式、種種社會組織法度、實際施行能力等,即或在今天看來,依然不是輕而易舉所能夠實現的。”

《甄嬛傳》“恩寵太過,六宮側目;恩寵太少,六宮踐踏”,該咋辦

如此,更能彰顯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大禹透過治水統一了華夏各氏族部落,“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左傳》),國家的雛形已初步形成。大禹治水或許是中國歷史上“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第一次體現。而後,無論治水患、開運河,還是修長城、抵外夷,唯有國家大一統的局面才能實現。故而,獨立學者王東嶽先生認為,中國的大一統是特殊的地理構造及物候條件所決定的。

而伴隨著中華民族內部凝聚力的不斷增強,“大一統”的價值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從而使統一成為人們所普遍認同的理想政治秩序。《詩經·小雅·北山》上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當然,古人所指的“天下”並無明確的邊界,而是古人認知範圍內的世界,“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公羊傳》)。

春秋戰國時期,周室衰微,禮崩樂壞,諸侯混戰,民不聊生。人們渴望天下一統,讓國家恢復和平,讓百姓安居樂業。因此,天下英主皆以統一天下為己任,直至始皇帝第一次真正實現了中國的統一,形成書同文、車同軌這樣的、極其罕見的大一統國家。

“於後世千秋萬代,每一戶人家的窗臺,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這是電視劇《大秦帝國》中有一句極為霸氣的臺詞,表達的是秦國幾代君王一統天下的願景,據說為秦惠文王嬴駟的扮演者富大龍所寫。

而歷史上,真實的名言遠比臺詞更為霸氣。如雷貫耳的名句“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據說語出漢宣帝,但未見官方史書記載,大約是民間流傳。所以,王東嶽先生說,“在我們中國人看來,國家統一為大國體制是正常的,分裂為小國狀態是異常的。”

⑧貴和尚中

貴和尚中,即“貴和諧,尚中庸”。

先說“貴和”。“和”主要指和諧、和平、和睦之意。“和”早在《尚書》裡就有體現,即“協和萬邦”,意即化解諸侯紛爭,萬邦和平相處。而今,“和”這個價值觀早已深入人心,如“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

梁漱溟先生說,“中國文化最富於和平精神”。即使是在近代,中國不斷遭受欺凌的境況下,中國人對於和平的信念也從未消退。孫中山先生說,“蓋吾中華民族和平守法,根於天性,非出於自衛之不得已,決不肯輕啟戰爭。”(《臨時大總統對外宣言書》)

英國哲學家羅素這樣評價中國人:“與白人相比,中國人欺凌其他民族的慾望要小得多。如果說世界上有哪個國家驕傲到不屑打仗,那這個國家非中國莫屬。”

日本學者池田大作評價中國人,“是在本質上希望本國和平與安泰的穩健主義者。實際上,只要不首先侵犯中國,中國是從不先發制人的。近代以來,鴉片戰爭、中日戰爭、朝鮮戰爭以及迄今和中國有關的戰爭,無論哪一次都可以叫做自衛戰爭。”

為什麼中國人崇尚和平,不愛欺負別人?中華民族是農耕文明,華夏先民繁衍生息於黃河、長江流域,自然地理條件得天獨厚,百姓辛勤勞作即可自力更生。如同老子所描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中國人不欺負別人,不代表可以被別人欺負,古有“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壯語,今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嚴厲警告。

再說“尚中”。“中”即“中庸之道”,指做事不走極端,無過無不及,以恰到好處為宜。上古先賢從“日中則昃,月盈則食”的現象中悟出盛極則衰、物極必反的道理,也就是老子所說的“反者道之動”,因此,立身行事要掌握一個度,要避免“過”與“不及”的極端情況。

“過”與“不及”都是極端。我們拿談物件舉例,有的人怕受傷害,患得患失,淺嘗輒止,感情還沒有開始就結束了;而有的人則用情太深,給別人太多壓力,把別人給嚇跑了。正所謂金庸先生所說“情深不壽,強極則辱”。那,“中”的狀態該是什麼呢?《中庸》上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這需要所有談戀的人好好體會。

人這輩子,關鍵在於一個“度”字,把握好了度就把握好了整個人生。大家都看過宮鬥劇,比如《甄嬛傳》,裡面有一句臺詞是這樣說的,“恩寵太過,便是六宮側目;恩寵太少,便是六宮踐踏,人人可欺”。這裡面的度該如何把握?而中庸之道,就是把握度的最高境界。

中庸之道實乃為人處世之大智慧,對中國人的影響頗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中國人內斂謙和的性格,和這一思想關係很大。

英國哲學家羅素在1922年出版的《中國問題》中評價說,“中國人更加溫文爾雅,包容寬厚,善悟善察,而西方人則更戾虐殘暴。中國人看外國人就好比是我們看動物園裡的動物。”

⑨崇德向善

崇德向善,意即崇尚道德,不幹壞事。

先說“崇德”。“德”是做人的準則,常以善惡為評價標準。是非善惡,並沒有絕對的標準,會因具體情況,因時空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德的內容也並非一成不變。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道德觀念。

所以,我認為,德應該是族群在發展的過程中進化出來的,為的是維護族群整體的生存要求,當生存環境、生存條件發生變化,德的內容也自然會發生改變。

老子說,“孔德之容,惟道是從”,洞見“德”的容貌,遵從“道”的要求。即王東嶽先生所說的“順道而行就叫做德”。所以,後來道與德連成了一個詞,如荀子《勸學》中說“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

道是什麼,道是宇宙法則,道是客觀規律,道是萬事萬物自然而然的狀態。而德就是人對道的理解和感悟。因此,許多道德規範便可從天地萬物中學習而得。比如,《增廣賢文》上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被孔子稱為“德之本”(《孝經》)的“孝”,或許就源於此。

另外,清代官員鄧鍾嶽在一篇爭家產官司的批文中,有一段話將“道德五常”全找到了在自然界中對應的案例。“鵓鴿呼雛,烏鴉反哺,仁也;鹿得草而鳴其群,蜂見花而聚其眾,義也;羊羔跪乳,馬不欺母,禮也;蜘蛛羅網以為食,螻蟻塞穴以避水,智也;雞非曉而不鳴,燕非社而不至,信也。”

《甄嬛傳》“恩寵太過,六宮側目;恩寵太少,六宮踐踏”,該咋辦

德是100%要遵守的行為底線,經常會有“守住道德底線”這樣的描述。違背道德的人常被冠之以道德墮落、道德淪喪、道德敗壞或者“缺德冒煙”等貶義詞彙。這種人越有才越危險,也就是司馬光所定義的小人,即《資治通鑑》所說,“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所以,諸葛亮叮囑劉禪要“遠小人”,民間也有“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的說法。

《周易·易傳·繫辭下》中說,“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國語》上說,“唯厚德者能受多福,無德而服者眾,必自傷也”,說的都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的意思。所以,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決定了他人生的高度,“厚德”才能“載物”。

反之,道德方面表現比較好的人,常被稱為品德高尚之人。《尚書》上說,“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天是公正無私的,只幫助品德高尚的人。這與老子所說的“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意思相近。

梁漱溟先生說,“我們儘可確言道德氣氛特重為中國文化之一大特徵。”樓宇烈教授說,“中國文化中沒有一個外在的神或造物主,中國家庭、社會秩序的維護都是靠道德的自覺自律。”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說,“中華民族的美德,就是在那屈辱的世紀裡,也仍在繼續發揮作用。”

再說“向善”。“善”即有德之人的外在表現。善並不一定非得要做好人好事,不作惡,不做違反道德的事情,就是善了。但往往一般主動做好事,才能稱之為行善。

行善就是積德,積德就是積福。《周易·易傳·文言傳》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如此,就知道劉備為什麼會叮囑劉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⑩開放包容

學者許倬雲先生說,“中國文化真正值得引以為榮處,乃在於有容納之量與消化之功。返顧中國文化發展的軌跡,最可注意的是其相容幷蓄的胸懷;為此中國人遭逢外來異質文化時,常常能夠吸收其精華,融入自己的文化體系。”

先說容納之量。“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中國文化是包容的,不會要求你必須和它一致。《禮記》上說,“禮聞來學,不聞往教”,如果有人願意瞭解中國文化請主動來學,中國人不會“好為人師”,更不會主動地推銷自己的文化。

英國哲學家羅素也是如此評價,“中國人沒有興致改變外國人的習慣,更沒有我們西方人那種想給猴子穿上硬撅撅的襯衫、塞到褲子裡、放到動物園觀看的興致。而且,一般來說,中國人對彼此也包容寬厚。跟中國人聊天的時候,你能感覺得出來,他們試著去了解你,而不是去改變你,對你橫加干涉。”

中國文化是開放的,它從來就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尤以盛唐,最具開放包容的恢弘氣象。王維詩曰:“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首都長安成為那個時代中外文化匯聚交流的中心。長安的大街上,陳列著世界各國的貨物,隨處可見膚色各異的商人和求學者。

再說消化之功。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中國文化之所以如此博大精深、精彩紛呈,就在於它十分重視外來文化並加以消化、吸收。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最為人們所熟知,佛教傳入併成為中國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例證。

中國文化開放包容的精神,源於古人對天地萬物的觀察和領會,一開始就具有一種宏大的視野。《周易》坤卦《象傳》上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古人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發現天地間一切有形的東西沒有什麼比大地更加厚實,也沒有什麼不是承載在大地之上的,從而悟出,君子應當如大地般柔順寬厚,容納萬物。

本期參考資料:

1。《公羊傳》

2。《尚書·周書·蔡仲之命》

3。《左傳》

4。《戰國策》

5。《萬古江河》,許倬雲

6。《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王維

7。《中國文化要義》,梁漱溟

8。《楚國八百年》紀錄片

8。《三國志·蜀書·先主傳》,陳壽

9。《論中國》,基辛格

10。《中國問題》,羅素著,1922年出版;田瑞雪譯,2019年9月第1版

11。《中國的品格》,樓宇烈

12。《王東嶽的中西哲學啟蒙課》

13。《展望二十一世紀》湯因比、池田大作

14。《六項精進》,稻盛和夫

15。《史記》,司馬遷

16。《中國原生文明啟示錄(上):國家開端》,孫皓暉

17。《大秦帝國之縱橫》電視劇

18。《臨時大總統對外宣言書》

19。《書劍恩仇錄》,金庸

20。《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樓宇烈

21。《孝道》,林文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