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慈禧發宣戰詔書,一些督撫開始東南互保,他們結果如何

庚子年,慈禧發宣戰詔書,一些督撫開始東南互保,他們結果如何

1900年庚子事變,南方各地督撫不聽朝廷“勤王旨意”,奇葩的是,事後,慈禧沒有處理任何人,而且還重用了這些人中的骨幹。

慈禧這是怎麼了?怕這些人嗎?

確實“怕”!

1、“東南互保”發生的歷史背景

庚子年,慈禧發宣戰詔書,一些督撫開始東南互保,他們結果如何

(1)失控的“義和團”

十九世紀末,洋人在中華大地囂張跋扈,一些二毛子也跟著洋人趾高氣揚,這嚴重刺激了華夏民眾保守且脆弱的心靈。

1898年6月,山東奇人朱紅燈開了“排外毀教堂”的先河,山東長清的徐家樓教堂和河東龜對教堂遭了秧。

這就像點燃了一堆乾柴火一樣。

很快,應者雲集,形成了一個組織,名叫“義和拳”。

1899年夏,義和拳和大刀會、梅花拳等組織合在一起,改名叫“義和團”。一場浩劫拉開了序幕。

義和團是有綱領的,打出的旗幟叫“興清滅洋”。

這樣的口號其實挺符合大清朝廷的胃口,洋人欺人太甚,如果在民間發起轟轟烈烈的“興清滅洋”運動,那就再好不過了。

看清楚了慈禧等人的心思,時任山東巡撫的毓賢竟然暗中支援義和團運動(在1899年年底調走,有袁世凱擔任山東巡撫)。直隸總督裕祿本來是反對義和團的,看老佛爺的態度,進而轉變態度,曲意逢迎。

最誇張的是,慈禧竟然還密詔拳民進京,並接見了拳民首領。這樣的舉動,彷彿在火上加了油。

義和團組織的出發點是好的,反抗外來壓迫,反對朝廷的不公平政策。但是到了後來,情緒越來越高,動作越來越大,死的人也越來越多,死的人中包括外國傳教士、信基督教的中國人、支援洋人的土豪鄉紳,總之事態擴大化了,完全失控。

這樣的局面,西方各國不會坐視不理,他們先是警告,後是派軍艦出來,嚴重威脅大清。

這個時候的慈禧,非常矛盾,一邊和外國說要控制局面,一邊提醒手下要備戰。

六月初,京城因為湧入了很多的拳民和一小部分外國軍人,變得亂糟糟一片。對於清朝廷的行動,外國人很不滿意,因此,6月10日,八國聯軍開始登陸天京塘沽,並逐步推進。

戰事爆發了!

(2)“東南互保”發生了!

庚子年,慈禧發宣戰詔書,一些督撫開始東南互保,他們結果如何

6月21日,慈禧得到八國聯軍和大清的軍隊已經對壘了,因此發了一道詔書《宣戰詔書》。這其實就是一道戰爭動員令,號召各地督撫前來勤王保駕。

看到這個宣戰詔書,雖然沒有記載明確的宣戰物件,但八國的領導等認為就是向各個西方國家同時宣戰,各國就此開始組織後續大規模的隊伍了。

而這封《宣戰詔書》,南方各地督撫收到後,迅速做出了一個舉動,他們互相通電交流看法。

李鴻章說道:此亂命也,粵不奉詔”。(意思是太后被奸臣脅迫所致)

大家同意李鴻章的看法,認為要麼是“慈禧昏腦袋了”,要麼是有奸臣脅迫。

最佳的應對只有一個辦法:不參與,並和外國人積極協調。

於是就有了“東南互保”這個奇葩的以下犯上的協定。

協定有這樣的內容:一是不允許拳民來到這些督撫所管轄區域,來了殺無赦!二是協調外國人,不要讓外國聯軍來到這些督撫管轄的區域;三是絕不進京勤王,跑去送人頭;四是形成聯動,如有變化,互相幫助。。。。。

這個東南互保參與的人有:

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浙江巡撫劉樹棠、山東巡撫袁世凱、安徽巡撫王之春。

另外,四川總督奎俊、陝西巡撫端方沒有加入“東南互保協定組織,但也是非常支援“東南互保”這個舉動的。

大家仔細看一看,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劉坤一,哪個不是當時最為出眾的官員?這些人能做出如此行為,說明慈禧沒掌控住局勢,支援義和團的舉動有點過了,發出《宣戰詔書》略顯草率。

這個階段是個非常重要的階段,搞不好,大清就會提前壽終正寢,變得四分五裂。

慈禧面對得力干將一個一個都不來勤王,能怎麼辦?

逃!

2、“東南互保”的督撫們,得到了怎樣的待遇?

庚子年,慈禧發宣戰詔書,一些督撫開始東南互保,他們結果如何

(1)東南互保督撫們的下場

如果按照一般的“劇本”設計,敢於在關鍵階段和主子過不去的臣子,一定會得到超級無敵的小鞋穿,穿到他開始懷疑人生。

然而,慈禧面對那些冷眼旁觀的大臣,並沒有下狠手,不僅重用一些臣子,而且還說好話。

我們挑幾個主要的說一說。

首先是李鴻章。

慈禧早在7月就催促李鴻章北上擔任直隸總督和北洋大臣,李鴻章晃晃悠悠趕路,他到了,慈禧也逃了。

慈禧在8月15日逃離北京之後,就開始後悔自己的不冷靜行為,催促李鴻章去和洋人們進行“談判”。

李鴻章和慶親王帶人和洋人經過了多次談判,終於在1901年9月簽訂《辛丑條約》,賠償八國4。5億兩白銀,分39年還清。

1901年11月7日,李鴻章病逝,享年79歲。

1902年1月8日,慈禧和光緒回宮後,追封李鴻章一等侯爵,諡號“文忠”。

從李鴻章的經歷來看,慈禧非但沒有收拾,還繼續重用。

其次,看看張之洞和劉坤一的結局。

庚子年,慈禧發宣戰詔書,一些督撫開始東南互保,他們結果如何

1901年4月,慈禧在遙遠的西北發電報,成立督辦政務處,這就是如同現在的“發改委”一般,主要致力於政務改革。

這個機構中,有李鴻章、慶親王、榮祿等人,張之洞、劉坤一、袁世凱為參預,這三個人繼續管好自己一攤事,對於改革可以提意見。

後來,這幾人提了不少好意見,包括改革教育、學習西方長處、整頓吏治等等。

從這說明,慈禧並沒有怪罪這幾人。

1907年,張之洞被調到京城,擔任軍機大臣。1909年病重去世,享年72歲。

兩江總督劉坤一,在1902年病逝,享年72歲。被追封為一等男爵,加贈太傅,賜諡“忠誠”。

慈禧不僅沒追究劉坤一的“東南互保”之罪,還告訴世人,此人忠誠!感覺很諷刺,又感覺慈禧了不得!

第三,看看袁世凱。

庚子年,慈禧發宣戰詔書,一些督撫開始東南互保,他們結果如何

1901年11月,李鴻章死後,袁世凱被予以重任,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這是絕對排第一位的封疆大吏了。

如果慈禧對袁世凱有意見,小鞋早就給穿上了。

袁世凱擔任直隸總督7年,是絕對的大清之棟樑。

1908年,光緒和慈禧先後離世,袁世凱這個慈禧的紅人“因為腳病”返回河南養病,很明顯,攝政王載灃容不下他。或許,這時候起,袁世凱就有了徹底推翻大清的狠心。

1911年,袁世凱重新被啟用,最後成了大清的掘墓人之一。

總之,庚子事變時,袁世凱在山東擔任巡撫,距離京城並不遠,卻和李鴻章、張之洞等人玩起了東南互保。最後,還是沒有被治罪。

一句話,慈禧完全認可了“東南互保”,沒有一絲一毫的追究意思。

3、慈禧為什麼沒有追究“東南互保的督撫們”?

庚子年,慈禧發宣戰詔書,一些督撫開始東南互保,他們結果如何

慈禧為什麼不追究責任?

因為她辦不到,如果強行為之,會適得其反。

(1)慈禧身在西安,沒有這個掌控能力

東南互保的影響力很大,這幾人可以說是一條心。慈禧身在西安,膽敢第一時間“下命令”收拾這幾個精明能幹的大臣,必將遭到巨大的反噬。

因為,李鴻章已經擔任了直隸總督,袁世凱在山東遙相呼應,張之洞在武漢,劉坤一在南京.....都是能控制一方的大員。

慈禧一個命令下不對,馬上就會有人吹響“推翻大清搞獨立”的口哨,到時候,慈禧回都回不來。要知道,庚子事變時,就有外國人忽悠李鴻章,讓其獨立!甚至,一度李鴻章想要和孫文見面。最後,思來想去,李鴻章還是選擇了觀望。

慈禧如果在1901年開啟“小鞋”策略,保證她從此回不了京城了。

(2)慈禧沒有趁手的軍隊

要收拾某個大員,除了身在京城能控制各個大臣,還要有趁手的軍隊。庚子事變時,參與其中的軍隊已經拼得差不多了,

而袁世凱的武衛右軍安然無恙。

慈禧如果敢亂髮命令,再像“東南互保”一樣,不執行怎麼辦?去打,袁世凱掌控的新軍,還打不過。

此時的慈禧沒有掌握一支優良的軍隊,給袁世凱等人穿小鞋是會被拒絕的。

“東南互保”已經讓慈禧大丟顏面,再去釋出不適合的命令,她真的不敢!

(3)慈禧在逃亡途中,反思了自己的行為

慈禧從逃亡開始,就已經開始了“追悔不及”的懺悔!

剛逃出去,慈禧就給李鴻章發了資訊“便宜行事”,還強調“絕不遙指”。

啥意思?你看怎麼樣好就怎麼樣來,我絕不會遙控指揮你。

就這一點,已經說明了慈禧深刻檢討了自己,知道“堵不如疏”,收拾這些幹臣,不如使用好他們。

慈禧為什麼會轉變態度?其實我們一推演就可以發現原因。

如果張之洞、李鴻章等人紛紛北上勤王,日本、俄國陳兵邊境的大量人馬隨時會殺進來,其他國家的軍人也會被陸續派出,虛弱的大清根本擋不住,如此,最後的結果是變為一場荼毒整個華夏大地的戰爭,不僅僅是大清會倒下,華夏都會被肢解。

正是東南互保的發生,讓烽火狼煙限制在了一定範圍,才讓大清可以繼續“活著”。

而後來,慈禧說的一句話,也說明了很多!慈禧評價張之洞等人:“庚子之變,顧全大局,保障東南,厥功甚偉!”

這樣的話語很好表達了慈禧的態度。

當然,還有一個事也不能忽略,慈禧逃跑了,在西安貓著,這讓她無法掌控京城。從慈禧逃離算起,到回到京城,整整一年零四個月,估計,起初還有點生氣,一年多的時間足夠讓她完全冷靜下來。

庚子年,慈禧發宣戰詔書,一些督撫開始東南互保,他們結果如何

慈禧放過了那些“東南互保、不願勤王”的督撫,

充分

說明了慈禧的政治手腕還是很強的,或者說,因為她“怕”,一旦開始收拾這些人,大清江山的倒塌也將進入倒計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