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夜裡的火炬,人和“神”的鼎力合作:中世紀英國的社會救助制度

引言

在生產力極度不發達的中世紀,貧困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伴隨著普通人的一生,它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也塑造著人們的道德與價值觀念。

中世紀英國鄉村的社會中下層民眾就處在物質生活貧困的痛苦境地。

而英國憑藉獨特的社會、經濟、宗教環境,用家庭內部救濟、基督教慈善救助、莊園共同體救助等方式構建起一個多元化的救助體系,對民眾的經濟狀況進行了改善,緩解了社會壓力,化解了社會危機,為鄉村經濟的平穩發展創造了條件,進而加速了英國社會保障近代化的程序。

長夜裡的火炬,人和“神”的鼎力合作:中世紀英國的社會救助制度

一、天災人禍、戰爭瘟疫,中世紀的英國農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在中世紀,因為早期的社會普遍貧困,這個問題並沒能引起人們的重視。

土地作為當時人們維持生計的主要保障,土地佔有情況就成了衡量鄉村居民貧困與否的重要指標。

即使是沒有任何保障的佃農,只要有了一小塊土地,通過出售土地、獲取貸款或者轉租也能夠避免陷入貧困的境遇。

根據土地佔有情況,農民可被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是擁有 40到 100 英畝土地的富裕家庭;‘其次是 擁有12 到 16 英畝的半維爾蓋特農,他們在收穫的年景時可以維持生計;最底層是無土地,或者土地低於 12 英畝,不足以養家餬口的人。

貧苦農民的居住場所是用草和泥土修葺而成的小屋,裝置簡陋,留存了幾百年;他們身上所穿的是用亞麻和羊毛粗製濫造的衣服;食物非常簡樸,甚至生計都受到威脅。一個農民從來都沒有喝過他自己的葡萄釀造出來的酒,沒有嘗過一塊好的食物,如果能夠給他足夠的黑麵包、牛油和乾酪,他就不勝感激了。

長夜裡的火炬,人和“神”的鼎力合作:中世紀英國的社會救助制度

生產資料私有導致的土地資源分配嚴重不均和戰爭、瘟疫、頻繁的自然災害造成的勞動力短缺是英國鄉村貧困的主要原因。

據統計,十世紀到十五世紀中葉這四百多年,英國發生的自然災害有240次,包括洪水、大雪、乾旱、低溫等。在自然災害爆發的年景,農民的生活比往年更加艱辛,而且每次災荒都會造成農民的大量死亡。

英法百年戰爭、玫瑰戰爭等大規模的戰爭也給農民的生活帶來災難,村莊廢棄,田地荒蕪,百姓流離失所。

但中世紀的人們對窮人往往懷有同情之心,他們認為,由於自然災害、戰爭、瘟疫的突發性,所有人的生活都充滿著不穩定性,即使是富有的人也可能在下一刻變成窮人。

富有的人幫助窮人,就是為以後自己也許也陷入貧困而創造獲取幫助的機會。

威廉·朗格蘭說:“生活最艱難的是我們的鄰居。”

基督教也鼓勵基督徒善待窮人,財富是罪惡的象徵,向窮人提供施捨就是在向上帝捐贈,在末世審判使就能減少靈魂的痛苦,進入天堂。

二、基督教率先向窮人群體伸出援手,神性和人性的擁抱

針對民眾普遍貧困的情況,英國從三個方面實現對窮人的救助,主要是家庭內部的救助、鄉村共同體的救助和基督教慈善救濟。

長夜裡的火炬,人和“神”的鼎力合作:中世紀英國的社會救助制度

家庭內部救助的目的是幫助家庭成員免受貧困的侵擾,主要透過合理處置家庭財產、落實家庭贍養和救助寡婦來實現。

首先透過共同持有來保障家庭成員都能獲得土地,其次在父母親去世之前把新購買的土地贈與沒有繼承權的子女,最後保證在沒有家庭男成員的情況下女成員也能夠繼承土地財產。

這些方式為家庭成員獲得土地提供了渠道,為家庭成員設定了一道保障安全的屏障,保護他們不至於陷入貧困的境地。

中世紀英國的獨特土地制度為貧困群眾提供了生計來源,其中

“敞田制”

就是最經典的土地耕作制度。

這種制度下,莊園和村莊的耕地都是公用的,領主和農民都可以用來放牧或者樵獵,這是農戶們進行自我保障的有效方式。每個窮人都能夠對公共地行使公共權利,獲取生活必需的原料、修繕房屋的材料、牲口的飼料等。

共同體成員對貧困成員的幫助也是窮人生存資源的來源之一,包括救助孤兒、老人、身體虛弱的人和無勞動能力的人。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基督教教會在救助窮人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它也是 中世紀英國慈善事業的主力。

阿薩·勃裡格斯就曾指出,在救濟窮人方面,教會的表現最為突出。教會的濟貧方式主要是制度方面的以教堂、修道院和建立慈善院濟貧,以及非制度方面的由教士勸說共同體成員一起照顧窮人。

長夜裡的火炬,人和“神”的鼎力合作:中世紀英國的社會救助制度

修道士應該把幫助窮人當做自己的本分。修道院負責為來往過客提供食宿,收容貧窮和無家可歸的人,向窮人發放食物、修士們的剩飯和閒置的衣物,以及饋贈少量現金。

另外,堂區在救助窮人方面發揮了直接作用。堂區起源於7世紀,最初指的是基督教主管教區下包括一個教堂、由一個牧師管理的地區,到了12世紀末,堂區擴大到了整個鄉村。主要負責堂區慈善事務的是教堂的監護人,他們大多來自家境殷實的家庭,一般沒有工資,他們負責的是籌集濟貧的資金、把窮人安排到救濟院等。

堂區透過施捨錢款,租賃或者出售教徒捐贈的錢、物品或者牲畜來實現對本堂區的窮人救濟和教堂維護。堂區教堂的收入、教徒的捐贈和死後的遺產捐贈都為堂區的救濟工作提供了經濟支撐。

三、社會各界眾志成城,鄉村救助促進英國社會向著近代社會轉型

在英國傳統社會中的救濟既包括世俗救濟力量,又有宗教的救助力量,公共的使用權利、老年人贍養、寡婦生存保障、孤兒的收容與監護、共同體成員互幫互助都為窮人提供了多種救助資源的選擇

。很多情況下,單一的救助對窮人來說可能是不夠的,“各種機構所提供的都是很小一部分的必要救濟,這遠遠不能滿足窮人的需要”。但是即便如此,教會的濟貧體系不但沒有崩潰,反而從中世紀時期就一直儲存下來,最終成為英國政府濟貧法的基礎。

人多力量大,單一的救助力量不夠,多元救助力量的存在則真正給鄉村貧困人群帶去了希望,使農民不至因饑荒而奮起反抗的同時,也保證了莊園經濟的平穩發展,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貧困問題對社會的衝擊,穩定了社會秩序。

因此,這種多元化的救助體系與格局能夠在最大程度上調動整個社會的資源,形成合力,對保障社會中下層貧困群體的物質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長夜裡的火炬,人和“神”的鼎力合作:中世紀英國的社會救助制度

中世紀晚期是英國由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鄉村救助也呈現出由社會自願救助向政府濟貧的趨勢。

這個時期民眾對待窮人的思想發生了變化,窮人受到友好對待,因為基督教將財富視為罪惡的象徵,貧窮反而是一種神聖的狀態。另外宗教慈善開始向世俗救濟過渡、隨意性的民間施捨向體系化、制度化的公共救濟轉變,都使英國向著濟貧法時代大步邁進,為其成為以社會立法為核心的國家救助提供了動力。

鄉村救助還體現出社會對窮人能否獲得長期性救助的關注。

一些富裕的鄉村居民不滿於小數額的現金施捨,他們要求建立一種能使窮人得到長期生活保障的制度,這就促使人們對遺贈作出改進。例如,將臨時性的施捨轉變為有計劃性的長期分發的救濟,有一個名為沃爾·羅傑的騎士就表達了對一次性只分發一便士的做法的極大不滿,他提議留下充足的資金,為300名窮人每次提供6先令8便士,濟貧資金也應改為貫穿全年的救助計劃。

另外,除了建立養老院,一些村民也願意將自己的房子分享給窮人,或者將財產贈與濟貧院,這小小的貢獻顯示了民眾對修建救助窮人的機構的強烈願望。除此之外,捐贈的不動產的持續性收入也被用來救助窮人。

1501年的一份遺囑為貝德福德郡的一個村莊留下了三英畝的土地,一直到十八世紀,這塊土地所積累的租金收入仍然被用來為窮人購買食物和衣服,一紙遺囑在三百年間一直默默地為貧苦民眾提供源源不斷的力量。而這種由臨時性救助向長期性、計劃性救助轉變的趨勢也為現代英國政府開展濟貧行動提供了歷史經驗。

長夜裡的火炬,人和“神”的鼎力合作:中世紀英國的社會救助制度

結語

中世紀英國的鄉村救濟適應了當時英國較為落後的社會生產力水平以及社會發展程度,客觀地反映了鄉村居民對於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是英國社會保障不斷完善過程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它不僅為當時民生的維繼和社會的安定產生了重要的作用,更是奠定了英國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以社會救濟和國民保險為核心的現代化社會保障制度的歷史基礎。

這其中所蘊含的超凡歷史智慧,對如今其他發展中國家改善農村人口的貧困狀況、消除社會貧困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中世紀經濟社會史》

《中世紀歐洲生活和勞動》

《英國社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