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運動嗎,還是不會訓練?亦或者都不會

談到“運動訓練”,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根據我的所見所聞,大致包攬了以下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

職業與半職業運動員

體力勞動,諸如修高樓大廈的工人和搬磚

飯後公園漫步、快走

與朋友偶爾娛樂籃球、足球、羽毛球

第二部分

去健身房用跑步機做有氧運動

去健身房或室外游泳

力量訓練

在家進行槓鈴與啞鈴的訓練

去健身房進行槓鈴與啞鈴的訓練

器械負重訓練

第三部分

徒手訓練

甩掉“拜拜肉”訓練、人魚線馬甲線訓練、“天鵝頸”訓練、“天鵝臂”訓練

體能訓練

心肺訓練

核心訓練

功能性訓練

瑜伽

第四部分

週期訓練

徒手支撐訓練與器械負重相結合的訓練

根據不同身體狀況的客戶制定特殊的力量、敏捷、平衡、靈活、穩定的訓練

擁有嚴格動靜態評估和定期測試的週期訓練

融入了合理膳食和高效修復的自律訓練

我們可以發現【第一部分】主要以沒有任何訓練經歷和訓練痕跡的小白為主。他們大多以靜態的生活和工作存活著,而且思想相對固化,是“鍵盤俠”的代言者。當你融入他們的世界後會發現,幾乎所有人都在強忍著慢性頸肩腰腿痛敲打著手中的鍵盤,以及忙著與同事、上司處理關係。偶爾會參加公司的一次戶外排隊、爬山或馬拉松團建。當被問及是否定期保持“運動訓練”時,他們會立即產生保護性肌緊張,反駁道,“我不是運動員,不需要像他們那樣辛苦地挖掘身體的潛力。中醫講中庸,運動傷神傷身”。

【第二部分】,在性格上有個相同點,即三分鐘熱度。他們中的一部分都是上一秒喊口號“我要開始減肥蛻變”,於是果斷淘寶購買相關訓練用具,下一秒就抱著炸薯片和碳酸飲料慵懶在沙發上追劇,直到啞鈴生鏽、瑜伽墊佈滿灰層;另一部分會在頭一天衝動辦理健身卡,剩下的364天就從未踏進該地。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批人的性格中蘊藏著濃厚的虛榮心,他們怕吃苦、好高騖遠以及力爭花最少成本在最短時間內獲取最大收益。所以,以前我在醫院工作的那段時光,經常會接收到因不規律高強度地進行跑步機運動或其他長跑類的訓練導致膝痛、足痛的患者,以及盲目模仿某些健身類app單一訓練後帶來的肩痛、腰痛的患者。

到了【第三部分】,我們會發現他們已經過渡到行業之內,簡單講就是擁有一定訓練經歷以及接受過碎片化的理論知識教育。他們常常以自己最擅長的訓練方式自立門戶,並將其廣告效應無限拓展。諸如“只要堅持練習這幾個動作就可以瘦手臂、瘦大腿、瘦腹、甩掉拜拜肉等反正各種瘦、而不長肌肉”,他們似乎與肌肉有不共戴天之仇,尤其是斜方肌、三角肌、肱三頭肌、股四頭肌和小腿三頭肌;而當您帶著伴有嚴重椎間盤突出的腰痛去商健(商業健身房)尋求(那些並不專業的)教練的幫忙時,他們大多會不假思索(沒有進行嚴格地針對性評估)地告訴您當下需要進行核心穩定訓練或者功能性訓練;當你帶著相同問題去諮詢瑜伽老師時,他們大多會告訴你要進行關節靈活性訓練或肌肉的柔韌性訓練。最後我會發現,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幾乎不會告訴您如何具體選取相關動作,而是都選自於他們自己能夠勝任或者喜愛的動作,並沒有做到因人制宜。這可能跟多數教練受教於“課程產品化”的流水線執教概念灌輸有關,好比一家制鞋廠只賣均碼。

來到【第四部分】,可以看出這批從業人員或老師更加具備全面的訓練學知識,包容心更強大。至少在我看來對於執教者是否擁有周期訓練的理念是區別於外行與內行的關鍵,也是差等與優質的分水嶺。你會發現,卓越者不僅善於根據不同使用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針對性地訓練方案,而且在飲食計劃上同樣能兼顧,前提是客戶充分配合。這應該是職業人士必須具備的專業素養。 讓我們重新回到“運動訓練”這個四個字上面。在我看來,“運動訓練”是由“運動”與“訓練”這兩個片語成,所以有兩層意思,即:運動代表人類的生存本能,訓練代表人類為了實現某一特定娛樂性目標而必須擁有的技巧。無論是現代的奧運比賽、健美運動、力量舉運動、瑜伽、普拉提或者被賦予濃重商業化色彩的健身:擁有漂亮的人魚線、馬甲線、翹臀等,雖然都是在艱苦地體力勞動下的產物,但已脫離了古老的野外追捕猛獸的狩獵運動和脫離了為躲避暴風雨而搭建房屋的手工運動的本質。所以,會發現無數崇尚健身訓練的愛好者們逐漸演變成了生活的白痴、生活的累贅。看看你身邊一個個能深蹲200kg的壯漢卻會抱怨扛著一袋從父親手中接過的30kg糧食爬樓時而感到的腿痠;同樣一個能硬拉200kg的壯漢會抱怨做一次無負重的家務後帶來的腰痠。……

你會運動嗎,還是不會訓練?亦或者都不會

寫到這裡,大家應該會發現本文的前半部分就是在諷刺和嘲笑當下的諸多不良風氣。當然,本文的促成或者導火線也是來自於近段時間與一位高齡客戶的對話:

她53歲,自身是一位銀行的職員,因為以往的工作環境,加上缺乏週期性的規律鍛鍊和年長,導致患上了慢性腰痛,已經有4、5年病史了,做家務鐵定不能超過30分鐘;醫生也判出了她穿高跟鞋的死刑,因為這樣會導致她腰痠腰痛而帶來不愉快的心情。在我眼裡,她是一位非常用心和愛學習的學生,經過的大半年的康復訓練,她發現現在就算連續做2個小時家務(拖地、整理衣物和床單等)絲毫沒有任何身體不適,同時也能夠穿著自己喜愛的高跟鞋在工作之餘逛街和遊玩。對此,我感到非常高興。她告訴我,“張教練,您給我設計的訓練動作對我是恰到好處,剛好針對我的痛點。我是逐漸感受到,它們在縮小範圍,而且變得有力量可以較長時間支撐身體,做事時比如提或拿一個日常的重物、包包等不再像以往那麼費力了”。在遇到我之前,她做過相關的診治,無論是被動療法還是主動療法,都沒能實際高效解決她的根本,以前的她每天都會帶著無奈。

對於我自己而言,這絕對是一次執教生涯的寶貴經驗累積。至少會逐漸發現,訓練,無論是強度還是動作本身,會因為不同的使用者而存在不同的屬性,實際選擇自然就不同。當然,畢竟我在這裡談到的並非是關於競技體育的訓練,所以對於使用者來講滿足個性化的需求是前提,就好比一位大腿骨折術後的客戶只想最後恢復能正常行走即可,但你給他的訓練方案是以最終可以在100米短跑成績上達到國家一級運動員水平為目標進行,那麼其療效肯定會有所折扣。那些充滿著戰爭號角的“更快”“更高”“更強”可能並不能激發大眾的熱血,準確地講是他們自身的能力本就不具備,同時也不需要。

或許對於一位非常自律、訓練艱苦的教練自身來講,成功管理好每一位客戶是困難的。包括我自己在內,曾經會把客戶假象成無數個自己,懷揣著“自己都能堅持做到,你們也可以”的偉大情懷對他們進行訓練,最後都會以“失敗”而告終。因為沒有考慮到不同個體的實際需求。所以,正如現在廣為流傳的“自己練的好,不一定教的好”,從受魚者到授漁者還有一段很長很長的路要走;而從Trainer到Master,僅靠一週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