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關係要清楚,“掌力與內壓”,一起閱讀一下

拂去君身三尺雪,天下何人配白衣。潮流有時是逆向的,中國有復古情懷,景仰大唐之雄,懷念宋代之雅。武林重規矩,講輩分,傳承有序。心中有敬意,用拳管住自己,收斂心神,才有望成就。功夫大,心態平和,才能得柔勁精髓。一抬手,兇相畢露,戾氣殺伐,這是戮生。有些東西勉強不來,放一放,再一打拳,也許有新體會。好比說,肘不離肱,輕輕拉抻肱骨,定住肘,反覆擰尺橈,鷹嘴就有勁了。慢有慢的道理,學會漸沉,先領頭,再虛襠,丹田動,慢慢開髖,一路擴散開去。一定愛護膝蓋,不穩定就不要亂動,腳底穩穩的,體會用胯吃勁。體型不同,矮胖有矮胖優勢,細高挑又是一種結構。練拳,就要發揮身體優勢。心性開朗,練練大開大合。天生謹慎,盤盤緊湊嚴謹。站是站,坐是坐,不能吊兒郎當,正形培育正氣。譬如說抱勁,這個勁在擴背。又說提勁,地下有個石鎖,一下提起來,腰間一撐。徒手無物如是,勁是一個事兒。氣血流通膨脹,你必須松靜,氣血迴圈完整,川流不息,這人一定弱不了。一切負擔,都要放下,讓自己松靜,進而得綿沉。

這個關係要清楚,“掌力與內壓”,一起閱讀一下

劈風斬浪,堅毅果敢。武人不當好吃的果兒,誰都咬一口。骨子裡剛強,外顯柔和,這個路子對。柔不是懈怠,骨實筋勁韌,內壓強悍,這是主攻目標。高手都有好東西,心肝疙瘩,絕活視為珍寶。也許僅限於他,換一個人,興許用不出來,拳這個東西,很個性化。你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勁。你愛這個勁,它才生巧妙。太極拳經歷多了,人會老成穩重,心不浮躁,沉澱有了,視角變了,想法會不同,一切很天然。夕陽西下,北門影樓。以前,我在某公園練拳,那塊場子,有個中年人也練,運勁非常慢,掌力異常渾厚,後背特厚實。他的發力,很有特點,別人彈抖,放人遠為佳。他不圖遠,攻悶勁,我看他打人,掌按胸口上,突然掤背,陡然一按,那人當時就蹲下了,臉都白了。他不放人,只要滲透。氣血膨脹,結構力通,勁就能持續增長,內壓催動氣血奔流,直達指梢。勒馬摔鞍,肚兜斷帶。虛襠時,丹田彈性要好,能聚能散。大腿後側,膕繩肌群要強大。許多人打拳,膕繩肌軟懈,膝蓋就代償了。任何一塊肌肉彈性都要好,控制力強,人不會弱。

這個關係要清楚,“掌力與內壓”,一起閱讀一下

暗勁採震,一怒摔碑。手掌厚實,這是好事兒,內腔一運勁,指肚頂頂發漲。你若感覺,指肚膨脹感往回撤了,說明結構有問題,或沒啟動丹田勁。球勁要在裡頭,沿著內腔壁轉磨,鬆開肩關節,自然往手上導引。站樁時也是,指肚,後背,後腰,雙腿,感到壯實膨脹,這個東西是對的,立刻安住進去。今天的三,明天的十。練兜樁時,肩胛骨帶著手臂開合,力度輕鬆自然,徐徐而來,緩緩而去,不急不搶,一切體會自然,強度適中。體會內壓貫梢,手臂不使勁,目的是讓內壓過來。有僵勁,就沒內壓。最關鍵是,開啟肩胯根節,再運小腹丹田,氣血灌輸必會增強,乃至壯大。為什麼慢呢,行拳一不留神,內壓就斷供了,掌的膨脹,可以看出內壓質量。需多年慢功,培養內壓,貫通四梢。所有拳式,都由內運動引發,慢慢催到手掌。譬如倒卷肱,退步時,雙臂一開一合,內在鼓盪勁充實手掌。結構配合內功,才能成就。無形無相,大氣盤旋。光有結構也不行,內功是根本。有些人,結構非常棒,就是內功弱,還要補課。內腔膨脹鼓盪,丹田是泵,催動氣血,裹合內壓,漸至手掌,這是太極拳功之法。

這個關係要清楚,“掌力與內壓”,一起閱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