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唯一支援的滅國戰,一場百年的復仇,源於殺祖之仇,雖久必誅

小夥伴們都知道,孔大聖人是一個非常講究禮法的老師。

他說話做事都要憑藉著有禮有法。

當然,這個法不是法制,而是禮儀規矩。

不同於兵者伐外,法者治內,孔子的禮顯得更為包容。

他認為天下諸事都可坐下來商量,都必須遵守禮儀規矩。

天子要有天子的規矩,而諸侯要有諸侯的規矩,如此行事,那麼則九州太平。

孔子唯一支援的滅國戰,一場百年的復仇,源於殺祖之仇,雖久必誅

從而,孔大聖人一直以來都是反戰人士,對於諸侯之間的攻伐一直都是聲討、反對的。

但凡事也有例外,在孔子一生的記錄中,也曾經支援過滅國戰。

孔子在編撰《春秋》的時候,在齊國滅紀國這個事件中用了這樣短短几個字“紀侯大去其國”。

一場滅國戰只用了五個字來表示,這不像是孔大聖人的風格,而且後面也沒有評價齊國這件事兒幹得對不對。

以此前孔大聖人的語錄風格,沒有批判則就是表揚。

那麼孔大聖人為何對於齊國滅紀國不加以批評呢?

他不是禮法的支持者嗎?

為何會認為齊滅紀是合理的,是不需要批評的?

我們先來說說這場齊紀之戰。

孔子唯一支援的滅國戰,一場百年的復仇,源於殺祖之仇,雖久必誅

齊國和紀國都是處於山東半島,說白了大家都是堂兄堂弟的,又是近親又是近鄰。

按照正常的春秋邏輯,同一區域內的諸侯國都會抱團取暖,因為還沒有到戰國時期遠交近攻的局面。

當時山東半島地區的諸侯國搞了一個半島同盟,像齊國、鄭國、魯國都是這個同盟裡面的盟友。

也正是靠著這個同盟,當時鄭國的諸侯鄭莊公成為了春秋第一個小霸。

但是,雖然是同盟,但每個人心裡都有些小九九,特別是在沒有共同的敵人時,這樣的同盟牢固程度自然可想而知。

鄭國當時想稱霸,已經做到了,而齊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掉紀國。

齊國為什麼想要解決紀國呢?

孔子唯一支援的滅國戰,一場百年的復仇,源於殺祖之仇,雖久必誅

原因也很簡單,當年周夷王時期,齊國的諸侯齊哀公因為不務正業,天天打獵,過度淫蕩而被周天子烹殺。

這裡面有紀國什麼事兒呢?

當然有啊!

因為到周天子處煽風點火的正是當時紀國的諸侯紀侯。

史載:哀公烹乎周,紀侯譖之。

所以齊國和紀國之間本就有世仇,你害死了我的祖宗,那我心心念念要滅你的國。

這就叫做殺祖之仇,雖久必誅。

齊國當時的君主齊僖公在幫助鄭莊公稱霸後,他就請鄭莊公幫助自己滅掉紀國。

但是鄭莊公非常為難,因為魯國和紀國的關係非常好。

魯國為什麼和紀國關係好呢?

孔子唯一支援的滅國戰,一場百年的復仇,源於殺祖之仇,雖久必誅

因為齊國當時慢慢坐大,魯國同為山東半島的諸侯國,齊國的強大使它感到了生存危機。

為了制衡齊國,雖然魯國必須保證紀國的存在。

考慮到魯國的態度,並且魯國還是半島同盟裡的核心成員。

鄭莊公自然不好輕易下決定,因為站隊這件事站好了肯定能使得自己進一步強大,但沒站好隊,那麼可能會引火燒身。

齊國當時也認為這個局面很無解,一方面這四國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

就比如因為外交策略,四國通婚比較頻繁,魯國國君把自己的姑姑嫁到了紀國,而齊國國君也將自己的女兒嫁到了魯國。

這關係非常之複雜。

孔子唯一支援的滅國戰,一場百年的復仇,源於殺祖之仇,雖久必誅

齊國為了解決這個局面,於是想了一個辦法,要想成事兒,首先得讓鄭國和魯國的關係斷裂。

於是齊僖公有次搞了個宴會,在安排座位的時候耍了個心眼,他讓作為禮儀大國的魯國安排座位。

魯國的夫子安排座位的時候非常缺心眼,他以鄭國為伯爵為理由把代表鄭國出席的太子安排到了末等席位,因為他認為太子還沒有繼承國君,並且還是後輩,所以認為這樣的安排非常符合利益。

但是,鄭國可是聯盟公認的霸主,這鄭國太子心高氣傲,自然非常不滿。

一回去就和鄭莊公咬了咬耳根,此後鄭魯兩國自然生了間隙。

魯國沒有了鄭國作為支撐,所以對紀國的事情自然不敢過於強出頭。

而後齊僖公的女兒為魯國生下公子,兩國關係也更加緊密,很難再撕破臉面。

這個時候紀國便危在旦夕了,齊國磨刀霍霍向紀國,一場國戰眼看著就要拉開序幕。

孔子唯一支援的滅國戰,一場百年的復仇,源於殺祖之仇,雖久必誅

可是眼看齊國要發動國戰時,周天子出場了,由於這些年老是受到齊國的欺負,周天子也不想看齊國徹底坐大,於是便在這個時候娶了紀國國君的女兒,希望借自己之名來為齊國吞併紀國搗搗亂。

並且,當時做媒的還是魯國,這意思就非常明顯,就是要拉魯國下水。

有了周天子和魯國的干擾,齊僖公也不能輕取妄動,他決定先敲打一下魯國,所以隨便找了個理由和魯國打了一架,目的就是為了給魯國一個警告,讓魯國不要再管自己和紀國之間的事。

但齊魯之戰剛剛打完,一個意外又出現了,半島聯盟的霸主鄭莊公去世,而鄭國的公子突發動政變搶了公子忽的國君之位。

這個公子突和齊僖公的關係不怎麼好,而公子忽則和齊僖公的關係非常到位。

這個時候齊僖公作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他站隊選錯了邊,決定站在公子忽這邊,希望可以以齊國之力幫助公子忽撥亂反正。

於是被公子突掌控的鄭國徹底和齊國決裂。

孔子唯一支援的滅國戰,一場百年的復仇,源於殺祖之仇,雖久必誅

所以當齊國發動針對紀國的滅國戰的時候,鄭國和魯國立馬站在了紀國這一邊。

也正是這個原因,這場仗打得不分勝負,齊僖公最終也含恨而終了。

齊僖公死後齊襄公繼位,這個齊襄公雖然不善於伐戰,但政治手腕非常高明。

在位期間不止除掉了魯國國君,還重修了和鄭國之間的關係,又使得紀國徹底被孤立。

所以在公元前693年,齊國再次伐紀,而這一次直接攻下紀國國都,用了三年的時間直接覆滅了紀國。

以春秋的禮儀之說,滅國之戰是不義的,首先周天子沒有命令,再者齊紀曾經本屬同盟,屬於兄弟之國,從而這場戰爭屬於不忠不義之戰。

孔子唯一支援的滅國戰,一場百年的復仇,源於殺祖之仇,雖久必誅

但孔子在《春秋》之中卻沒有對其進行批判苛責,而是沉默以對,潛臺詞就是沒有認為此戰為不義之戰,以儒家禮儀直說,不反對就是支援。

而孔大聖人的支援,原因其實也非常簡單,因為齊伐紀乃復仇之戰,曾經齊哀公被紀侯口蜜腹劍而害死,齊國滅紀乃為齊哀公復仇,當年天子不賢而無公道,諸侯也不主張正義,那麼齊國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而這樣的辦法也出於無奈,誰讓天子無能,諸侯不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