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此悍將率7萬人投降,清廷只賜遊擊虛銜和留900人,氣暈

太平天國此老廣西率7萬人投降,清廷只賜遊擊虛銜和留900人,氣暈【本文由永宣論史原創,禁止轉載】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麾下有很多精兵悍將,共分為前、後、左、右、中五大隊和五小隊,共計十隊精銳。而這些領隊者都是英王所倚重的悍勇之將,例如左小隊統領馬融和,勇而善謀,把左小隊打造成了英王麾下精銳中的精銳,其戰鬥力在十隊人馬中是數一數二的。

太平天國此悍將率7萬人投降,清廷只賜遊擊虛銜和留900人,氣暈

馬融和是老廣西將領,前期跟著陳玉成一路戰必勝,攻必取,對陳玉成也是非常地敬佩和忠誠。1861年9月5日,英王大本營安慶失陷,安慶之戰中,英王勢力遭到了毀滅性地打擊,主力部隊傷亡大半,還陷入了政治絕境。洪秀全把陳玉成的英王封號革去了,英王勢力也備受打壓,陳玉成轉眼之間跌入了深淵,餘部有趁機降清的,有開始疏遠他以劃清界限的,也有投入忠王李秀成陣營的。。。總之,英王大旗一折,瞬間威信驟減,人心浮動。陳玉成只好先退守廬州,並派馬融和帶領左小隊北上聯合捻軍沃王張洛行,同時會合奏王苗沛霖。但陳玉成不知道此時的苗沛霖趁他落難而卑鄙地投降了清廷,清將多隆阿也趁機猛攻廬州,陳玉成還在安慶之戰的漩渦裡,心浮氣躁,方寸大亂,做出了棄守廬州去壽州和苗沛霖會合的下策。就這樣苗沛霖把陳玉成出賣給了清軍而被剮殺了。其間,馬融和與張洛行曾統兵數萬前去潁州解救陳玉成,無奈半道被清軍堵截,加之不久陳玉成已死,他們無奈地撤回去了,然後各自為戰,馬融和帶著太平軍西征河南了。

太平天國此悍將率7萬人投降,清廷只賜遊擊虛銜和留900人,氣暈

不久,洪秀全命令馬融和歸於李秀成旗下,但是沒有給他封王,而此時忠王陣營正得勢,和他同級別的老廣西將領都封王了,他頓時萌生不滿,深感英王一倒,舊部再無出頭之日,自己只能逐漸被邊緣化。隨後,天京被湘軍圍死,英王舊部扶王陳得才率幾萬太平軍從陝甘火速東援,他們進軍到河南後與馬融和會師,然後一起去救天京,但是清軍在路上拼命阻擋,東援太平軍被迫耽擱在湖北一帶,形勢越來越不利。熬到7月19日,天京已經陷落了,東援太平軍頓時又加重了危機,也失去了原本的進軍意義。這時候,馬融和的不滿更加直露了,他不願意受扶王陳得才管制,現在太平天國又完了,他迷茫了,心散了,感覺不到希望。

太平天國此悍將率7萬人投降,清廷只賜遊擊虛銜和留900人,氣暈

這支東援大軍本有11萬人馬,但是軍心渙散,天京陷落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幾乎沒打過一次像樣的勝仗。最考驗人心的時候來了,範立川、倪隆懷、高人貴、吳清泉等太平軍將領開始動搖,密謀降清。他們聯絡了手握重兵的馬融和,馬融和經他們一點撥,突然感受到了降清還真是一樣光明大道,希望來了。於是乎,馬融和帶著他的左小隊王牌,還有範立川、倪隆懷、高人貴、吳清泉所部共計7萬人馬降清了。馬融和一投降,這支太平軍瞬間瓦解,譁變和投降的接踵而至,沒幾天,副主帥祜王藍成春被叛徒送給清軍剮殺,主帥陳得才服毒殉國。11萬人馬至此損失殆盡,幸好還有朝將(官職)邱遠才寧死不降,率所部血戰殺出重圍,北上河南尋找遵王賴文光部太平軍,以圖復國。最後在安徽和湖北交界的區域和賴文光匯合了,從此跟著賴文光繼續抗清。

太平天國此悍將率7萬人投降,清廷只賜遊擊虛銜和留900人,氣暈

再說降清後的馬融和自感前途光明,清廷必然會重賞他,於是給清廷官員的書信中頗有志得意滿之詞。但是現實卻打臉了,清廷認為他是老廣西,賊心深固,而且他又狂傲,難以管制。另外此時太平天國之敗亡已成定局,要他何用。。。因此他接到的命令是把所部7萬人馬全部遣散,只許留兩營,九百多號人,禁止超過一千人,至於他馬融和,既然只帶幾百兵的小將,稍微表示一下投降的功勞,就封遊擊,所授也是虛銜。馬融和領賞之後,內心是崩潰的,陰影面積忒大,接下來的日子不好過,清廷官員都不怎麼待見他,無奈之下他只好更加積極地討好主子,好立功後受到重用。不過他還真等來了機會。

太平天國此悍將率7萬人投降,清廷只賜遊擊虛銜和留900人,氣暈

1874年,一直隱匿而密謀復國的原太平天國輔王楊輔清在福建露面,聚集豪傑義士,準備再幹一場,但這一切被積極找事做的馬融和偵知了,於是幫清廷抓到了楊輔清並剮殺之。這一次清廷該重賞馬融和了吧,然而“清廷令酬賞出力員弁,而融和降將,獨不得與”,呵呵,清廷竟然如此虐待這般賣力討好的降將馬蓉和,看來他被徹底地遺棄了,後面也沒有了關於他的任何資料,不會真是被氣死了吧!參考資料:羅璽綱《太平天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