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文化符號叢書》之巜客家文化》

一、客從何處來

龔文瑞

巍巍乾坤,肇我先民;炎黃之胄,根系中原。惟讀惟耕,家齊國昌;厚德載物,

日月同光。永嘉罹難,淚辭故鄉;越淮渡江,駐足皖贛。

唐中以降,動盪頻繁;安史禍國,黃巢揭竿。戰火烽起,中原板蕩;惟我先民,

再度投南。融合畲瑤,闢野拓疆;贛南閩西,人文泱泱。

宋元之際,弱虜進犯;嗟我社稷,危如累卵。壯哉客家,執戈勤王;追隨信國,

血染崖山。被迫又遷,客粵梅鄉;篳路藍縷,再創輝煌。

明末清初,災禍綿延;滿人入主,客地蒙殃。是時客家,葉茂枝繁;為求生計,

轉徙他方。駿馬征程,立我綱常;客家德澤,遠披西南。

明末時節,客家愈強;土客爭鬥,太平國殤;趨利避害,復走異鄉;近至桂瓊,

遠赴重洋。錘鍊砥礪,終成棟樑;客家偉業,代代傳揚。

——羅勇《客家銘》

客從何處來?何為客家?何為客家人?

“篳路桃弧輾轉遷,南來遠過一千年。方言足證中原韻,禮俗猶留三代前。”

客家人的歷史是一部雄渾壯闊的人類遷徙史。

客家先民的遷徙歷史,始於晉永嘉之亂、“五胡亂華”,之後唐黃巢兵亂、宋皇室南渡、南宋滅亡等歷次戰亂,致使中原漢族大舉南遷,進入南方各省。 至南宋時期,客家方言逐漸形成,客家民系基本形成。明清時期,客家人不斷開拓,或往西南地區遷徙,再越南洋海外漂泊。

縱觀歷史,客家人從漢先民“衣冠南渡”到漂洋過海,總共經歷過五次大遷徙—

西晉末年,中原烽火連天,先是“八王之亂”內部相殘,後有遊牧民族趁虛而入、“五胡亂華”。晉元帝渡江,建都建業(今江蘇南京),中原士族“衣冠南渡”,相隨南逃。近百萬中原漢先民,揹負祖牌,揹負族譜,牽著年邁的長輩,攜著幼小的孩童,舉家向南。 遠離了黃河的咆哮聲,奔騰的長江成了他們新的選擇。他們在長江中游,向兩岸發散,大部落腳在江淮地區。其中有一支再向南遷,到了贛鄱大地乃至江西中部,而其中又有少部分人遷徙到更了遙遠的贛南、閩西。上猶縣(時為南康縣)大溪鄉的大石門村至今仍存一處西晉石刻;石城《溫氏族譜》也明確有載 :“五胡亂華之際, 溫氏族人隨中原士族南遷。”此外,寧都梅江鎮的賴氏、石城小松鎮的鄭氏、巖嶺鄉的溫氏也是那個時期遷入贛南的,其中鄭氏還享有“客家第一姓氏”美稱。這便是史上著名的客家人第一次南遷——“衣冠南渡”。

唐朝安史之亂拉開了客家人第二次大遷徙的序幕。特別是歷時長久、遍及廣遠的唐末黃巢民變,直接導致唐朝近半江山飽受戰爭蹂躪,國不安寧,民不聊生,中原漢先民不得不再次南遷。南方傳來訊息——那裡是一片安詳之地!南遷的漢先民聞風而去,他們或出鄱陽湖溯贛江,或溯撫河盱江,或越仙霞嶺,大規模地進入相對安寧的贛南及至閩西。大山長谷、森林遮蔽的贛南,又一次敞開胸襟,包容了絡繹而來的篳路藍縷的中原漢先民。贛南,作為客家南遷第一站,成為孕育客家人成長的早期搖籃。其時,最有代表性的是唐末遷入寧都縣(時為虔化縣)的東平侯孫 及其家族,還有于都縣寬田鄉楊公村及寧都縣肖田鄉帶源村的管氏。

第三次大遷徙橫跨兩宋。先是金兵入侵,宋室南渡,後是元軍入侵,趙宋滅亡,巨大的戰爭災難,致使漢先民再次大規模南遷至閩粵贛邊際地區。這一時期,因為大量湧入的漢先民與當地土著畲族、瑤族等少數民族交錯雜居,成為客家民系形成的直接源頭。在彼此的交流與相互的融合中,一個富有獨特語言、文化、民俗與精神特質的漢民族支系孕育而形。這一時期,虔州城水脈洞一帶便因客家人大量聚居而形成南市街,寧都縣孫誗的後人孫長儒等也成長為著名的“孫氏五賢”。

明清兩朝,官府強行實施人口轉移政策,著名的“湖廣填四川,江西填湖廣”即發生於此。從順治年起,大量的客家人從贛粵閩邊際地區往中國的西南方向遷徙,同時也往廣西、海南、臺灣遷徙,這便是客家歷史上著名的第四次大遷徙。

十九世紀中葉太平天國時期,當時為避戰亂,以梅州為主的一部分客家人開始了第五次波瀾壯闊的海外大遷徙。這些創業者們眼含熱淚,告別親人,懷揣家鄉土,口操祖宗言,從梅江入韓江,南奔大海,一路漂泊到南洋(明、清時期對東南亞一帶的稱呼),也散落到了世界各地。

“有太陽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如今,全球的客家人多達億萬之眾,遍佈全球 80 個國家和地區。客家文化傳播,影響深遠。

誠然,客家是由於歷史原因形成的南方漢民族的一個分支, 是唯一一個不以地域命名、世界上分佈範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具有獨特而穩定的客家語言、文化、民俗和感情心態(即客家精神),而操守客家語言並認同客家文化、遵從客家民俗、富有客家精神的人,便是客家人。(未完待續)

(摘自龔文瑞《江西文化符號叢書》之《客家文化》,2021年6月,江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