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式治療:修補 11 種童年形成的性格缺陷

圖式治療:修補 11 種童年形成的性格缺陷

免費的心理科普

付費的心理諮詢

心理學到底算文科還是理科這個討論,時不時會出現在各大網路社群。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爭論,是因為在心理學科的內部同時存在著兩種傾向。舉一些不完全的例子:

從研究方法的角度來說,心理學有偏「理」一些的定量研究,也有偏「文」一些的定性研究;

從學科內部分工的角度來說,有臨床神經心理學這類很硬核的分支,也有社會心理學這類偏「文」、偏「哲」的分支;

從大學招生的角度來說,心理學有文學士的文科路線,也有理學士的理科路線,一些西方大學心理學系的招生說明中甚至很明確的劃分這兩條路線,對兩條路線的學生也有不同的學業要求(比方說是否要學數學);

從我們臨床心理的療法分類來說,也存在偏「理」一些的行為療法和認知療法,以及偏「文」一些的人本主義療法和精神分析療法。

既然這些「文」和「理」長期存在於心理學科內部,那麼自然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出於對臨床效用和效率的追求,認知、行為類的心理療法由於實證研究充足、見效時間較短、來訪者花費成本較低等優點,受到西方現代醫學的推崇,近半個世紀以來,一直是西方主流的心理治療方法。

但是,在面對長期的、頑固的人格障礙時,這些以管理心理症狀為主的療法則顯得有些無力。

在臨床工作中,一些心理學家不斷進行科學、謹慎且富有創新精神的改進,以更好地服務自己的來訪者。

美國心理學家傑弗裡 · 楊(Jeffrey E。 Young)就是這樣一位傑出的心理學家。年輕時,他曾在耶魯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系統地學習和實踐過人本主義、行為、認知等多種心理療法,博士後期間又師從認知療法的創始人亞倫 · 貝克(Aaron Beck)。

說起著名的心理學家,很多中國心理學愛好者會直覺地想到弗洛伊德、榮格等人。但對於很多西方科班出身的心理從業者,尤其是我們這些直接為患者提供治療服務的一線工作者來說,亞倫 · 貝克(Aaron Beck)、瑪莎 · 林內翰(Marsha Linehan)、史蒂文 · 海耶斯(Steven Hayes)、傑弗裡 · 楊(Jeffrey E。 Young)等現代心理療法的開創者,才是我們談論更多的「大神」。

在心理治療的工作中,楊發現,單純的偏「理」的行為、認知類療法和單純的偏「文」的精神分析和體驗式療法,都不足以解決那些固化的、不易察覺的性格缺陷。

綜合了認知行為療法實操性強、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長處,以及精神分析、體驗式療法深入內心的特點後,傑弗裡 · 楊開創了圖式心理療法(Schema Therapy)。

傑弗裡 · 楊的心理自助作品《性格的陷阱》是寫給心理學愛好者和普通大眾的一部經典自助書籍。

儘管發表於 1993 年,它至今仍是很多心理學家書房裡的常備品。書中總結了 11 種長期的、自我傷害式的、頑固的人格缺陷(例如深度的自我殘缺感、嚴重的孤立和孤獨感、過度考慮他人而不惜犧牲自己需求的傾向,以及對他人不健康的依賴等),並針對每一種人格問題提供問卷評估、性格模式解析和具體的解決步驟。

在閱讀的過程中你可能會發現,書中對性格缺陷的分析和梳理讓你豁然開朗。你身邊總有一些人,或者乾脆就是你自己,人生總是圍繞著一個錯誤的主題打轉,不論如何掙扎,最終總是落入同樣的困境中。

這就彷彿一部老電視劇,被不斷地翻拍:演員會有變化,場景和道具會更新鮮,但是主角和配角的人設卻相差彷彿,曾經痛苦的橋段總是在新的人和事的演繹下重複上演。

讓我們拿情感剝奪陷阱的受害者舉例。

一個兒童成長在缺乏關愛和聯結的家庭中,家人沒有提供他所需要的情感支援和溫暖。他開始感到:自己會永遠地孤獨下去,有些情感需求永遠不會被滿足,他永遠不會被傾聽、被理解。

隨著他的長大,這種感覺逐漸被內化,他得出這樣一個生活結論:別人永遠不可能滿足我對愛的渴望,沒人會真正在乎、理解我的感受。

這樣的性格模式導致了他親密關係的不如意,因為他發現自己很容易被情感冷漠疏離、不願付出的人所吸引,或者他自己就變成了一個冷漠疏離、不願付出的人。

他的情緒在憤怒、受騙和受傷、孤獨之間來回搖擺;他會產生防衛式的怒火,最終把別人驅趕得更遠,進一步延續了他情感剝奪的感受。在一段又一段的親密關係中,即使開端良好,但不知為何,他最終總是落得個無人理解、無人關愛的結局。

圖式治療:修補 11 種童年形成的性格缺陷

圖片來源:Pixabay

包括情感剝奪在內的 11 種性格缺陷,起源於童年,並會伴隨人的一生。

因童年時的遭遇(比如被過度保護、被拋棄排擠、被苛刻批評等)而形成的認知和行為模式,隨著兒童的成長,會逐漸地內化,直至成為這個人性格的一部分。

哪怕已經脫離原生家庭很久,甚至已為人父母,這些性格缺陷仍然會持續地產生影響。

置身其中的我們,往往難以察覺到自己的性格模式。童年時不公平、被忽略、貶低、被控制的感受一再地重複,持續地影響我們的決定,讓我們沒法達成自己最渴望的生活目標。

之所以會形成這些有缺陷的人格模式,是因為兒童本能地利用這些模式保護自己、對抗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因此它們一度是有適應性價值的。

然而,成年後的我們,脫離了童年時的生活環境,擁有了更多的力量和新的生活,這些人格模式於是不再是適應性、保護性的,反而成為自我傷害的源頭。

要改變這些缺陷不僅需要重塑人格的能力,還需要放棄它們所帶來的可預測感、控制感和安全感。要做到這一點非常困難,因為它們已經是我們人格的一部分。即使它們總是帶來痛苦,這種痛苦也是所我們熟悉的、可預測的、可掌握的,我們明確痛苦會如何延續、如何收場。

在熟悉的痛苦和未知的恐懼之間,大部分人會選擇前者。

這就為什麼,錯誤的人格模式像一個圈套一樣牢牢地卡在我們的脖子上,讓人掙扎不脫,但又不至於立刻死亡。

傑弗裡 · 楊的圖式療法儘管取得了實證研究的支援,在西方國家發展良好,但在中國大陸知道的人卻很少,真正掌握它的人更是寥寥無幾。我個人認為,它的低傳播率一定程度上與它的技術難度以及培訓要求有關。

圖式療法主要針對的是人格障礙這種難度較高、性質複雜的心理健康問題。同時,它對治療師的要求也很高,需要治療師在熟練掌握心理測評、診斷和數種心理療法的基礎之上,同時精通圖式的治療體系。

我懇切地希望,在未來,能有越來越多的心理工作者加入到這種小眾但有效的心理療法的學習和傳播中來。

當然,儘管圖式療法是一項難度頗高的心理療法,《性格的陷阱》這本書卻是一本簡單易懂的自助書籍。比如,整本書中,除了前言和序言,幾乎沒有出現過「圖式」兩個字。而且本書並不是針對臨床意義上的人格障礙,而是面向普通人的性格缺陷。

書中包含了很多活生生的案例故事,隨著故事的推進、展開,你可以從這些鮮活的人物身上看到作者是如何以亞倫 · 貝克所說的「高度的敏感性、同情心及臨床洞察力」幫助他們修補童年時形成的性格缺陷。

此外,在理論闡述和案例故事分析之餘,書中詳細解析了修復每一種性格缺陷的所需的具體步驟。作為讀者,你只需要按照書中的方法一步步往下做,就一定會有所收穫。

希望本書對你的幫助和對我的一樣大!

圖式治療:修補 11 種童年形成的性格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