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拼音與寫字而是閱讀,學前教育切忌操之過急

現實中看到很多家長對學前孩子非常上心,生怕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他們覺得拼音跟識字是最重要的。

學前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拼音與寫字而是閱讀,學前教育切忌操之過急

理是這個理,不過學前孩子把精力放在拼音跟寫字是隻能是事倍功半,不同年齡的孩子接受程度是不同的。

孩子的拼音跟寫字是有個變化的過程的,一年級以前孩子們寫字就像毛毛蟲,歪歪扭扭,根本寫不好,基本上到了二年級三年級,寫字水平會有很大的轉變。

這個變化有兩個原因:

一,手部力量的發展完善

孩子手部肌肉逐步發展完善。這個時候寫字橫平豎直,絕不會和之前一樣歪歪扭扭那麼明顯。

學前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拼音與寫字而是閱讀,學前教育切忌操之過急

二,老師的引導作用

語文永遠是必修課,課程比重也很大,經過長時間的學習以及老師的引導,孩子怎麼可能沒有進步呢?

學前學過的跟沒學過的,基本上區別是不大的,剛開始學過的會有優勢,那只是時間積累的結果,後面差距會慢慢縮小然後持平。

所以對於拼音跟寫字,沒有必要浪費精力,這些東西不是這個年齡段該學的。

可以適當地讓孩子畫畫,端正孩子的坐姿,為以後打基礎。

這個時間段的重點應該放在哪裡呢?我認為是閱讀。

閱讀能給孩子帶來很多的好處,我簡單總結了三點,這些都是對孩子的以後有很大幫助的。

以後學習會更輕鬆

從小學低年級的教材來看,數學跟英語都是很基礎的一些知識,而最難的恰恰是語文。

拼音生字閱讀,看圖寫話,背誦古詩等,內容很多,如果有大量的閱讀積累,面對這些內容往往能從容應對。

學前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拼音與寫字而是閱讀,學前教育切忌操之過急

有了閱讀量的積累,到了小學,孩子自然對拼音比較熟悉了。

而且也有了一定的識字量的儲備,看圖寫話更應該不在話下。

比如《給現代孩子的聲律啟蒙》,《東方娃娃》的定期古詩詞,再讀一些成語和神話故事,那麼以後背誦詩歌小古文也就有了基礎。

其實語文跟閱讀就是雙胞胎,閱讀量上去了,語文不可能會差,而且理解能力也會很強。

現在的小學考試,不只是語文需要閱讀理解,數學的應用題何嘗不是一大段的閱讀呢?

如果閱讀量上不去,數學應用題也很難理解吧,更不用說解題了。

閱讀能力伴隨一個人的一生,不只是初中高中需要,將來進入社會也是必須要有這個能力的。

閱讀提升孩子的專注力思考力

家裡有小學生的家長應該更好理解,老師不會因為孩子拼音不好找你談話,只會因為孩子走神調皮找你談話。(寒假各年級必讀書目請點選)https://www。toutiao。com/i6925751406012170767/?group_id=6925751406012170767

而這個就是專注力的體現。

還有每天的作業,孩子能否按時完成,這些都是專注力的體現。

學前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拼音與寫字而是閱讀,學前教育切忌操之過急

我經過長時間觀察,但是做事專注認真的人,基本上都有很好的閱讀習慣。

作為老師,我發現孩子的思考力透過閱讀有了很好的提升,每次孩子閱讀完在班級分享的時候,都能總結出很有用的東西。

只有親自與孩子交流,才能意識這個問題,其實孩子可能只需要一本好書,一個好故事,就能產生思想的火花。

如何閱讀

學齡前孩子只需要泛讀就好,知道大概的故事情節與表達的思想即可。

比如吉竹伸介的《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五味太郎的《小金魚逃走了》都很好,契合孩童視角。

到了五六歲,孩子的思維發生變化,這個時候孩子的閱讀就不能只限於簡單的圖畫和故事了。

這個時候可以看一些有轉折的故事,可以引發孩子的思考,這個階段,就需要家長給孩子挑書並且要求孩子精讀了。

學前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拼音與寫字而是閱讀,學前教育切忌操之過急

之所以要挑書,是因為不是每本書都適合精讀的。

精讀階段挑對書很重要,因為不是每本書都適合用來精讀。

比如李奧尼的《亞歷山大和發條老鼠》就很適合精讀。

等孩子再大一些,到了四五年級的時候,就需要讀一些經典名著了,經典名著都是有深度的東西,而且要求孩子做好讀書筆記。

所以精讀階段的引導很關鍵,這個時候如果還要泛讀一些簡單的東西,只會讓孩子做無用功,沒有思想的沉澱。

作為家長不要把眼光僅僅侷限在學習上,閱讀與思考才是孩子終身受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