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陳皮:雖然花了不少錢,但他還是個“傻白甜”

作者【李嘉圖】,資深媒體人,新會陳皮收藏及研究。對新會陳皮感興趣的朋友,可私信或留言交流。

最近一位自稱是【新會陳皮大藏家】的“金主”加了老李聯絡,表示自己這幾年囤了“幾萬斤”梅江村產區的新會陳皮,而且自己只看得上“梅江皮”,也發了2021年底時幾十萬元“預定柑皮費”的資訊給老李炫耀。

港真,老李是挺佩服這位自稱從2000年就開始新會陳皮收藏、為新會GDP做貢獻的金主。不過,這些年花的錢多,也並不代表就成了“行家”。

例如他說新會東甲村周邊的水質汙染了,所以只看好梅江村的田;但他並不知道,東甲村的河流段屬於是“西江-江門水道”梅江村段的上游,如果上游水汙染了,梅江村所處的下游的水質,還會乾淨嗎?

到此,他不說話了。

又如他發來2020年新種的梅江柑園,說今年底就可以收成了;老李說三年內的新樹柑品質不穩定,不能收啊!

到此,他又不說話了。

再如,他說把幾萬斤果子拉回去長三角某個城市開皮和收藏,還常年開著空調保證溫度在26攝氏度恆溫儲存;但他似乎不明白,脫離了新會的“氣候”前三年陳化出來的皮,會有明顯的轉化差異。

到此,他繼續換話題。

他看了老李發過去的陳皮圖片,說自己果子都是二刀開皮,三刀開皮的全新會“只有百分之幾”,其他都是機器開的果皮,非正宗的新會陳皮;但他不知道的是,無論是“二刀開”還是“三刀開”,都是根據果期成熟度決定開皮的刀法,例如青皮幾乎都是三刀開皮,因為果皮太薄,用二刀開就會剝損果肉,滲進果汁;而大紅果皮基本都可以二刀開皮法,因為成熟了果肉容易剝離果皮,很簡單就可以取去果肉······

他又繼續說,因為自己買得多,經驗多,梅江村果農都認識他,都要邀請他做指導,並擔任評委“鬥皮”,所以他收的都是品質最好的“梅江皮”······

老李聽了更是無語,表示他可以“收皮”了。

老李回想了一下,“金主”知道並堅信的“陳皮知識”,幾乎都是“錯”的,也不知道是誰灌輸給他的這些錯誤資訊,老李猜測大抵因為他是“金主”,果農商家們都圍繞著他想聽的話,去馬屁他吧?

新會陳皮:雖然花了不少錢,但他還是個“傻白甜”

新會柑的“環城產區”,呈現“半島狀”,左邊是潭江,右邊是西江

砸了不少錢,結果還是“傻白甜”,天真地以為梅江柑農們對他的“專業誇讚”,幾乎都是出於對這位“金主”的敬仰,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

正如一位從事茶葉和陳皮生意十多年的行家朋友說,現在擺在陳皮行業的問題,並不是新會陳皮自身的問題,更多是“人”的問題,一如上面這些投了不少錢以為自己收了“寶貝”結果還是被矇在鼓裡的金主一樣。

“人”和“貨”構成了市場主體,人消費了貨,產生了供和求的關係,並在平衡在決定了價格。更關鍵的是“人”,定義著“貨”,從其內在的價值,到外在的價格,包裝的文字以及語言,一切種種。

如何定義一片“好”的新會陳皮?老李一直說“三分看皮,七分看陳”。但按照市場的現狀去定義“好”的皮,基本都是“九分五看概念,半分看陳化”。

所謂圈枝,不好的就是駁枝;以此類推,一線核心村田產區當然好,不好的就是二三四線產區;幹倉陳化當然好,不好的就是溼倉。

好了,接下來就有了其他更多的問題。

你如何識別圈枝駁枝?如何判斷村落產區?新樹老樹?對不起,除非是親手摘下樹上果實,否則沒所謂的“專家”可以識別出來。

新會陳皮:雖然花了不少錢,但他還是個“傻白甜”

摘青柑果(2022年8月初)

當你拿著一片陳皮時,你辨認得出是否圈枝駁枝,是否東甲還是梅江,是否老樹新樹,你覺得你能辨認,其實都不能,只是你接受了商家口中或者包裝上的資訊罷了。

新會地區的茶枝柑種植歷史很長,種植品種複雜,繁衍的砧木多,從樹齡論,村落論,樹頂底論,乾溼倉論等等,其實都是僅僅針對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而言,無法涵蓋整個新會陳皮行業。

所謂既得利者的利潤最大化,必定是出於資訊的不對稱。

就如行家老趙就說,這可能就是新會陳皮近年來被市場玩得起來的地方,既想認可,又無法認可,給了商客們就在此間遊戲,把弄玄機的機會。

說專業一點的,新會陳皮對於眾多玩家之“好玩”的地方,除了道地的核心水土區域要素外,就在於“陳化”收藏。

新會陳皮:雖然花了不少錢,但他還是個“傻白甜”

摘青柑果(2022年8月初)

陳化,必然在於提升陳皮自身的“價值”。

只有透過三年以上(以新會地區的氣候條件陳化三年,離開了新會三年的時間標準就不合適)陳化的陳皮,對陳皮口感提升,即價值的提升,既然是有價就有值,很多人也許會說,“我只是收藏陳皮,只是在於玩,只是在乎陳皮口感透過陳化來轉換,不在乎保值增值與否”。

可是多年以後,你當初存高價購入的陳皮,因為行情下行或者發黴、蛀蟲等情況只剩下十分之一價值的時候,這是否說明你當時的判斷就是錯的?

所以,新會陳皮的價值判斷,就是在體驗陳化和收藏過程的一系列結果的總和。

有人堅信以圈枝駁枝分高低,也有人堅信的一村一味分高下,以年份分口感和層次等等,但最終,你要的不是一個印刷在外包上的數字,而是一口好陳皮,一泡好味道。

新會陳皮:雖然花了不少錢,但他還是個“傻白甜”

摘青柑果(2021年8月)

是的,很多愛好者折騰幾年追逐新會陳皮的真味,其實追的都是莫名其妙的概念。

只有撥開眾多概念的雲霧,才能見青天;如果一開始路就走錯了,終點必然也是錯的。

關於高階的玩家,並不是在於村落產區、圈枝駁枝、倉儲乾溼等等這一套,因為這些都是初級的。

高階的陳皮玩家,落實到口感,這對於絕大部分人就比較難,對於“湯水”的認定,好多人關注了陳皮年份,就忽略了湯的層面——其味道是否穩定,其湯色是否剔透,其入口是否柔順且沒有痺口苦澀?

也有人把陳皮的“倉味”當做陳味,沒有倉味就代表年份不夠。很多人是這樣斷年份,也是沒辦法之辦法。

也常有人問老李幫忙收一些老皮,老李問為什麼要收?因為其身邊的朋友們在使用老皮。這就是老李說的“偽收藏”。很多人喝老皮,完全是因為其他的朋友都在喝,我也得喝。

這就是問題所在,其他的需要就是你的需要,喝一個陳皮都如此“虛偽”,正如最近遇到那位只收“梅江皮的金主”,他的人生得是多無趣呢?

原創不易,謝絕剽竊。如對老李收藏的新會陳皮感興趣或者提供其他任何資訊,都可私信或者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