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熱車掛檔就走到底對不對? 20萬公里後看發動機才知道

在網路上,一直有一種說法,發動機一定要熱透,只有熱透以後的發動機才不會積碳,否則就會導致嚴重的“碳汙染”。影響發動機運轉工況。可是,最新的很多汽車說明書上卻明確地標註:“發動機啟動以後,不要長時間原地怠速,應該立即就走,低速行駛”。

從不熱車掛檔就走到底對不對? 20萬公里後看發動機才知道

這兩種觀點是非常矛盾的,那麼到底到底需不需要熱車呢?我自己有一輛13款斯巴魯森林人,2。5L水平對置自然吸氣發動機,CVT變速箱,我這個人很懶,沒有熱車的習慣,基本上也從不刻意熱車,夏天汽車啟動以後,系安全帶、調整坐姿,最多30秒就走。而在冬天,原地怠速時間會略長一點,主要是東北冬天實在太冷了,發動機轉速穩定以後,最多1分鐘就會起步低速行駛,等待水溫燈熄滅後就正常行駛。我的車是CVT變速箱冬季低溫也有冷保護。極寒零下20多℃,也有1-2公里時速不能超過40公里,發動機轉速在2000轉左右。

前幾天,在朋友的修理廠保養時,師傅說,你的車快18萬公里了,我給你用核桃砂清洗一下氣門(免費),我心想這還有免費的好事?,於是就讓師傅把火花塞拆下來,話說,斯巴魯的水平對置發動機維修起來真的很麻煩,拆個火花塞需要專用工具。拆下火花塞後,他用內窺鏡看了一下缸內燃燒情況,然後跟我說,哥,我是真想給你清理一下,可你這燃燒工況真的太好了,除了活塞頂部稍微有一點點積碳以外,其它部位包括氣門沒有任何固態沉積。汽缸內壁珩磨紋理還很清晰。發動機狀態很不錯啊。你用車還是很精細的啊。我和他說,我的習慣就是全程使用兩桶油的92號汽油,機油使用0W-20全合成,7000公里保養一次。我對車也不怎麼精細,一般就是點火就走,從不熱車。

從不熱車掛檔就走到底對不對? 20萬公里後看發動機才知道

回家以後,結合我的發動機工況,我覺得對於電噴發動機來說,按照廠家說明書要求,點火就走,不要怠速,低速行駛這個十二字箴言是沒錯的。對於老司機來說,在化油器時代,原地熱車是必須的,由於化油器必須達到溫度以後才能正常工作,因此,通常開啟阻風門,啟動發動機,抽上一根菸,等待發動機預熱,需要原地怠速很久,否則發動機很容易熄火。

對於電噴發動機來說,會根據發動機溫度、進氣量自動匹配發動機的噴油量,當發動機溫度感測器監測到處於低溫狀態時,會根據預設的溫度自動控制噴油嘴進行自動匹配,加濃噴射。避免發動機熄火。有些老師傅認為,發動機低溫冷車時加濃噴射,沒熱車工況下帶有負荷運轉時,噴油量會更多,容易導致積碳,實際上這是錯誤的,雖然發動機在低溫運轉時無法以“閉環狀態”自動控制噴油量,但是,ECU內固化噴油量數值時,也會充分考慮溫度、氣壓、進氣量等因素。總體上也不會產生過多的積碳,反而在原地怠速時,因為某些發動機節氣門開度太小,進氣量過低,為了避免熄火,反而要多噴油,這更容易導致積碳。

從不熱車掛檔就走到底對不對? 20萬公里後看發動機才知道

正常情況下,汽車長時間熄火以後,發動機內的機油會迴流到油底殼,再次冷車啟動後,機油泵需要將機油泵到潤滑部位,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在機油粘度正常的情況下,一般最多10秒就可以完成基本的迴圈,達到潤滑要求。因此,長時間原地熄火沒必要。汽車動力系統是一個體系,不僅僅發動機需要預熱,變速箱也需要預熱,而原地熱車只能對發動機進行預熱,由於變速箱沒有熱源,無法達到熱車目的,必須要透過行駛,使發動機提高輸出功率,透過變速箱各個檔位的切換,促進變速箱油,迴圈,實現變速箱油的預熱。

當然,原地熱車也有一個優點,那就是會增加駕駛舒適性,特別是對於北方冬季來說,發動機達到一定溫度以後,暖風才會上來,汽車內才會暖和。這一點,低速熱車是無法達到的。很多人不重視機油,更願意使用高粘度機油這是非常錯誤的習慣,低粘度機油流動性會更好,全合成的0w機油內加入了抗冷凝劑,在低溫環境下可以保持更好的低溫流動性,可以減少發動機油泵的泵送阻力,降低機油迴圈時間,減少發動機低溫冷啟動磨損。一般來說,日系、韓系、美系大部分發動機都要求使用20的低粘度機油,冬季使用0w還可以增加低溫流動性。德系發動機的機油粘度雖然要求更高一些,但是最近也呈現了下降的趨勢,比如最新的國6b發動機,就要求使用低灰分的0w20。

從不熱車掛檔就走到底對不對? 20萬公里後看發動機才知道

正確的熱車方法:夏季發動機啟動以後,調整坐姿系安全帶,調整後視鏡,30秒以後低速行駛,發動機水溫燈熄滅以後可以正常行駛。冬季發動機啟動後,適當延長原地運轉時間,一分鐘以後低速行駛,發動機,水溫機水溫燈熄滅以後,可正常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