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如果沒有大眾和通用, 上汽可能連眾泰都不如

如果要說自主汽車品牌之中,誰是真正含著金鑰匙長大的,那必須得是上汽,甚至共和國長子一汽都很難和上汽相提並論。上汽集團是自主汽車品牌之中,首先和國外汽車品牌完成合資的。上汽還坐擁通用和大眾兩大汽車品牌,是合資品牌之中銷量最高的,可謂是躺著都能掙錢。

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如果沒有大眾和通用, 上汽可能連眾泰都不如

但是,手握著這麼一手好牌的上汽,卻是個臭棋簍子,把一副王炸的牌生生打得稀爛。

極度依賴合資品牌,自主品牌發展乏力

民間有說法,上汽集團是“大而不強”,因為上汽是個極度依賴合資板塊的巨型汽車集團。1985年成立的上海大眾,是國內第一個嚴格按照50:50成立的合資汽車品牌,此後還迎來了通用汽車的青睞,從此上汽就開始背靠著大眾和通用兩大汽車品牌,躺著也能掙錢。但是上汽的自主汽車品牌卻表現平平。

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如果沒有大眾和通用, 上汽可能連眾泰都不如

上汽集團2021年銷量為546萬輛,其中上汽通用133萬輛,上汽大眾2124萬輛,上汽通用五菱166萬輛,如果把這些合資品牌都去掉,上汽乘用車2021年銷量僅為80萬輛,佔比不到15%。

一方面,合資汽車品牌給上汽帶來了巨大的盈利,2021年上半年,上汽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3660。96億元,同比增長29。03%;實現歸母淨利潤133。14億元,但是隨著合資股比的放開,華晨寶馬持股佔比之爭,到東風退出悅達起亞,種種跡象表明,上汽想要輕鬆賺錢可能以後就沒那麼容易了。

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如果沒有大眾和通用, 上汽可能連眾泰都不如

另一方面,上汽的自主汽車品牌板塊,盈利能力十分有限,雖然海外銷量表現自主第一,但是這都是超低的售價和超長的質保政策帶來的,註定不會給上汽帶來可觀的盈利。更別談和吉利長城長安比亞迪等一線自主品牌抗衡,如果上汽的合資品牌發生變故,上汽的收入將會受到嚴重影響。

研發能力較弱,新能源佈局緩慢

不僅嚴重依賴合資汽車板塊的營收,上汽在技術方面也患上了“合資依賴症”。

名爵榮威旗下部分車型搭載的發動機,基本上就是通用技術的換殼版,最開始使用的雙離合變速箱也是來自通用,而在自主研發方面,上汽集團卻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技術,2020年上汽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7421。32 億元,但是在研發投入方面,上汽並不“慷慨”,2020年研發投入只有33。9億元,對比一下,營收不如上汽的吉利研發投入是48億,比亞迪是85。5億元。

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如果沒有大眾和通用, 上汽可能連眾泰都不如

上汽旗下的自主品牌,使用的雙離合變速箱,存在非常多的投訴問題,除了雙離合以外,在某投訴網站上,名爵和榮威旗下的等多款車型均有大量投訴,其中榮威i5在去年第四季度,以萬分之32的投訴銷量比名列前茅,足以可見上汽自主品牌的質量穩定性。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上汽也是步伐緩慢,前幾年就研發出了一套混動系統,但是這套混動系統的架構較為落後,第二代的10速EDU實際上是一套單電機P2並聯結構,不僅架構落後,實際的能耗表現也很一般,上汽的混動系統佈局並不算晚,但是看著比亞迪長城吉利的混動系統全面開花,而上汽連一款有競爭力的混動車型都拿不出手,會不會覺得尷尬。純電車型方面,上汽從MARVEL X,到全新的R汽車品牌,後來又改成了飛凡汽車,然後又和阿里成立了智己汽車,雖然頻繁改名,但是飛凡汽車2021年12月,只賣出了2500輛左右。智己汽車的量產車型遲遲沒有上市,上汽只能看著別人躺著掙錢。

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如果沒有大眾和通用, 上汽可能連眾泰都不如

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如果沒有大眾和通用, 上汽可能連眾泰都不如

上汽集團有過非常輝煌的時代,總市值曾領跑國內車企。但是如今上汽集團的市值已被比亞迪、長城等接連反超。目前的一線自主汽車品牌,吉利長城比亞迪,都是合資板塊較為弱勢的,或者壓根沒有合資品牌的,長安的合資板塊相對上汽來說也比較弱勢,這難道都是巧合嗎?合資板塊也許能夠為自主汽車品牌的發展帶來資金帶來技術,但是如果不思進取,躺在合資的溫柔鄉里,最終只會被時代所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