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讀《論語》:歷史上論孔子的言論千千萬,不及子貢的五個字

古往今來,應該說每一個認識字的人,或者是有閱歷的人,沒有不知道孔子的。正如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一樣,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所理解的孔子。

姑且不論歷史的評價,但孔子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或許和他生活在一個時代的弟子們,更加能感受到。《論語》中孔子的弟子,子貢用五個字評價孔子曰:溫、良、恭、儉、讓。

閒讀《論語》:歷史上論孔子的言論千千萬,不及子貢的五個字

話說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子禽,十分不理解孔子都窮成這樣了,所到之處還關心別人的國事政事。於是就問子貢:“你說我們老師是不是奇怪,走到那個國家,不管人家高興不高興,就喜歡打聽人家的治國之道。你說我們老師,這是想做官呢?還是想給人傢什麼治國的建議?”

要說這子貢也不是個尋常之人,在孔子的弟子當中,他不僅學問好,而且生意也做得好,有錢,孔子晚年的生活,大多得子貢的照顧。吳越之戰,也和他有關,子貢為了保護自己的父母之邦——-魯國。遊說在吳、越之間,引起了兩國之爭,巧妙的保護了魯國。

閒讀《論語》:歷史上論孔子的言論千千萬,不及子貢的五個字

你想,對於子禽的問話,子貢怎麼可能直接回答。他說:“子禽啊,我們的老師是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可不像一般人思想,遇到好處就把人推開,自己搶過來。他總是謙讓給別人,實在推脫不過,才勉強自己做。如果你認為老師是為了做官,那也和一般人求官、求名,不一樣。”

子貢的這種把反面道理告訴子禽的啟發式回答,應該是得到了孔子的真傳了吧。這種啟發式的回答,要受教的人,自己去理解、思考、判斷。子貢評價孔子的:溫、良、恭、儉、讓。是什麼意思呢?

閒讀《論語》:歷史上論孔子的言論千千萬,不及子貢的五個字

“溫”,是指溫和,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平和,脾氣好。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在家裡,如果爸爸不發脾氣的時候,就是溫和的感受,能感受到濃濃的父愛之情。當然,發脾氣,有時也是愛的一種表達方式。

“良”,是指為人善良、遵循社會道德,與人友善。“恭”,是指恭敬,內心是真誠的,但也是嚴肅的神態,畢恭畢敬。“儉”,是指節儉,生活上不浪費,也有老子所說的儉德之意,追求精神層面,不追求物慾。“讓”,是指謙讓、友好,遇事總想著別人,自己放在後面。

閒讀《論語》:歷史上論孔子的言論千千萬,不及子貢的五個字

子貢評價孔子的五個字,形象的描述了孔子的風度、性格,以及他的修養。如果要很好的理解這五個字,可以瞭解一下《禮記》中,孔子對“五經”的點評:

“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所謂詩的教育,就是要養成人的溫柔敦厚。

“疏通知遠,書教也。”讀歷史的目的,是為了懂得人生,瞭解世事人情。懂得政治,瞭解過去,領導未來。

“廣博易良,樂教也。”學音樂、藝術、文藝等傳統文化,是為了讓人知惡而從良。“易”,就是改變,變化的意思。

閒讀《論語》:歷史上論孔子的言論千千萬,不及子貢的五個字

“潔淨精微,易教也。”潔淨,是思想的清純,乾淨,寧靜;精微,是思維縝密,邏輯性,科學性強。

“恭儉莊敬,禮教也。”是人格的修養,人品的薰陶。

子貢評價孔子曰:溫、良、恭、儉、讓,這五個字與孔子對“五經”的點評,有異曲同工之處。我們對比著去了解,或許能更加了解孔子是一個怎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