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背水一戰,白麵將軍陳餘和張耳的愛恨糾葛

韓信攻滅西魏和代國後,屯兵井陘道口。劉邦同意了韓信開闢北方戰場,並一舉東進合圍項羽的戰略路線,並增兵韓信。消滅代軍主力以後,韓信和張耳引軍回到太原郡,將大軍屯駐在井陘道西口一帶,準備大出井陘道攻擊趙國。

韓信背水一戰,白麵將軍陳餘和張耳的愛恨糾葛

代國被滅,太行山以西已經脫離了趙國的統治,面對韓信和張耳率領的五萬大軍,趙國內部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其中陳餘的部下,廣武君李左車足智多謀,他向陳餘建議說:聽說漢將韓信東渡黃河,先俘虜魏王魏豹,後活捉代相夏說,又剛剛血洗了閼與,如今更得到張耳的協助,準備攻取趙國。這是乘勝離開本土遠征,難以阻擋的軍鋒勢頭。但千里運糧,士兵難免有飢餓之色,臨時打柴燒飯,不能保證軍隊有飽飯之食。如今的井陘道,戰車不能兩輛並行,騎兵不能排列前進,大軍行進,前後綿延數十百里,糧草輜重,必定在最後。請求足下調撥三萬軍隊與我作為奇兵,由側面的岔道襲擊韓信軍的輜重,您則深溝高壘,堅守營寨不與韓信軍正面交鋒。如此一來,韓信軍進不得鬥,退不得還,後路被我所統領的奇兵截斷,野外掠奪也搶不到給養,不出十天,韓信和張耳的頭就將被送到足下的帳下。懇願足下考慮我的意見,否則,反將被韓、張二人所擒。

韓信背水一戰,白麵將軍陳餘和張耳的愛恨糾葛

面對這樣一份有戰況分析,有事實論據,還能提出解決方案的建議,陳餘選擇了反駁。陳餘是一位儒者,清代墓碑文為“趙守將白麵將軍陳餘之墓”,惋惜陳餘好儒,將軍盔甲難掩白面書生本色。陳餘經常宣稱仁義之師不用詐謀奇計。他的回答是,我聽兵法說,擁有十倍於敵的兵力就可以實施包圍,擁有一倍於敵的兵力就可以交戰。如今韓信軍號稱數萬,其實不過數千人而已。膽敢千里跋涉偷襲我國,已經是精疲力竭。我們是仁義之師,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不加以正面痛擊,而是採用詭計得勝,那麼今後其他國家會認為我們是膽怯之國,恐怕以後輕起戰端,進犯我國的事情會越來越多。

韓信背水一戰,白麵將軍陳餘和張耳的愛恨糾葛

陳餘的這番話,仁義之師,聽起來很像之前文章中有提到的宋襄公。宋襄公當年與楚軍對戰,楚軍正在過河,手下勸他擊敵半渡,但宋襄公嚴詞拒絕,認為這種做法不符合仁者之師的做派,要堂堂正正的和楚國人幹,結果把自己的命搭上了。只是時代不同了,當時的宋襄公還處於春秋時期,春秋時期這種遺留的貴族仁義的風氣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經過了幾百年的血雨腥風的戰國的洗禮,又經過了秦末起義來到了楚漢相爭時期,還存在這種堂堂而戰,不利用自己優勢的想法來打戰,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韓信背水一戰,白麵將軍陳餘和張耳的愛恨糾葛

從上面的情況瞭解到,陳餘是個宋襄公似的君子,是個儒士,但是個人感覺,是,也不是。陳餘在鉅鹿時,可以理智的看著鉅鹿城中的趙歇與張耳活活等死,而不施加任何援救。在拿軍印激張耳失敗後,他失去了軍權,在看到齊國反對項羽後,又第一時間去齊國找到了風投,從而趕跑了張耳。這種種做法看來,他更像是一個獨善其身的政客,而不像是一位君子。他此時駁回了李左車的建議,是因為一個人,張耳。因為此次來襲的漢軍中不僅僅是韓信,還有他深惡痛疾的張耳,說什麼仁義之師,不用奇謀詭計,只不過是他的一種說辭罷了。

韓信背水一戰,白麵將軍陳餘和張耳的愛恨糾葛

張耳與陳餘從最開始的生死之交,到後來的同室操戈,雙方都是由愛生恨的感覺。他無法忍受在自己扔出軍印表明無意於權貴的態度時,居然張耳真的會拿走自己的大印。自己募集的軍隊,成為了別人的武裝,自己苦苦參股創業的趙地最後被張耳拿到了最大的果實。自己忙一溜夠最後卻由省長變成了縣長。所以在彭城之戰前,劉邦號召趙國出兵時,陳餘的條件是,見到張耳的人頭就出兵,足以見得他對張耳的恨意之深。他對張耳的恨意感覺是不是已經上升到了人生追求的層面。此次張耳來犯,軍隊還那麼少,陳餘內心深處應該是想給張耳一次碾壓式的打擊,不要什麼奇謀詭計,就是完完全全的憑實力碾壓張耳,最好打的張耳生活不能自理,讓他知道,你張耳離開了我陳餘,就什麼都不是。

韓信背水一戰,白麵將軍陳餘和張耳的愛恨糾葛

因為陳餘的這種想法,才成就了這一段經典戰例,背水一戰。很小的時候,我們就聽說了,大致是韓信背水列陣,振臂一呼“退無可退,那就奮勇一戰吧”,然後被逼到絕路的漢軍就爆發了,直接滅了趙軍。事實哪兒那麼簡單呢,這完全就是一個大坑啊,幾百年後的馬謖完全就是被坑了嘛。這幾千年也就這麼一次背水列陣成功的,為什麼韓信能完成呢?因為他是兵仙嘛,下回再說吧,哈哈。

韓信背水一戰,白麵將軍陳餘和張耳的愛恨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