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伊登》——按下重啟,源自人無法抗拒對生命起點的依戀

《馬丁伊登》——按下重啟,源自人無法抗拒對生命起點的依戀

電影:《馬丁·伊登》

型別:劇情

導演:皮耶特羅·馬切羅

編劇:毛裡齊奧·布拉奇、皮耶特羅·馬切羅

主演:盧卡·馬裡內利、傑西卡·塞西

上映時間:2019年9月2日(威尼斯電影節)

獎項: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男演員等

《馬丁·伊登》是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的創作的半自傳體長篇小說,電影版的《馬丁·伊登》在拍攝時把故事背景放到了義大利,文化隔閡相對較深,陌生的語言,甚至不是英語。

拍攝風格很像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港片或者音樂MV,主角穿過不同地方的街道,人頭攢動,人物群像式的展現,對準鏡頭露出或悲或喜的神態,像觀看默片,有一種疏離感和回憶感,甚至是不願意直視它,這與觀賞體驗不好有區別,主要是不願意想起那些有顏色的回憶。

《馬丁伊登》——按下重啟,源自人無法抗拒對生命起點的依戀

《馬丁伊登》——按下重啟,源自人無法抗拒對生命起點的依戀

一個窮苦人變身躋身上流社會的作家,本來是一個勵志故事,然而,影片更集中展現馬丁·伊登在這個過程中的心理掙扎和精神變化,它是抽象且私人的哲學層面的思考,試圖追問宇宙的終極意義、人生的價值。

一個人在海邊的徜徉給予了馬丁·伊登許多思想的留白,但這些空白的部分充斥著現實的壓迫,使得詩意浸滿了底層窮苦人竭盡全力活下去的艱難血淚和吶喊,也使人物形象逐漸飽滿。從窮人變成作家,不是一個理想家的空穴來風,而是現實家穿破階層發出自己聲音的壯舉。

《馬丁伊登》——按下重啟,源自人無法抗拒對生命起點的依戀

倘若沒有偶遇上流社會的伊琳娜小姐,青年水手馬丁伊登仍然是一個小學沒畢業,常年混跡於社會底層的窮人。

伊琳娜小姐對他頗有好感,借給他許多書看,算是他的啟蒙老師,提示他必須接受教育才能獨立思考,才能有未來。

馬丁·伊登自己也非常上進,到舊書鋪一口氣買了很多書,利用工作閒餘時間努力閱讀,嘗試寫作。

《馬丁伊登》——按下重啟,源自人無法抗拒對生命起點的依戀

遭遇接連失業以後,馬丁·伊登看到報紙上的徵稿啟事,萌生了當作家的想法。

這種做法引起周圍人的強烈鄙夷,馬丁·伊登做的是一件突破社會階級限制的事情,他不但要自己去證明沒受教育的人去當作家到底可行不可行,還要去嘗試撕掉周圍人給他貼的標籤。

後來,馬丁·伊登與姐夫鬧翻,離開了姐姐一家,一個人到鄉下租房寫作,他要扛住生活壓力,打破自己的知識斷層、階級限制,和伊蓮娜的感情也變得岌岌可危,愛情不能解決一切,寫作也不能。

《馬丁伊登》——按下重啟,源自人無法抗拒對生命起點的依戀

在走投無路之時,馬丁終於收到了小說被錄用的通知,稿酬是20萬里拉。

從此,一發不可收,漸漸地成為知名作家。

要完成這些事情並不容易,

人的堅持不懈,甚至是後來的成功,並非是一件極其有使命感、前瞻性的事。

最終成功做成某件事的人可能並非一開始就擁有強大的信念、意志甚至是過人的遠見,或許只是比旁人強大一點點,想法多一點點,真正讓他們成功的因素是勤奮,即在做事情的時候受到各方面的磨礪。

甚至

有時候只是看一步走一步,無法停止,必須堅持,停一步就會全部崩盤,迫於無奈,必須走下去。

《馬丁伊登》——按下重啟,源自人無法抗拒對生命起點的依戀

寫作不僅要有哲學立場,做人也必須選擇立場,即使什麼都不選也是一種立場。

在各種哲學立場的衝擊下,不是某種主義分開了馬丁和伊蓮娜,而是他們本來就不是一類人,也是在“哲學外衣”的包裝下,這部電影的變得有點艱澀。成為著名作家之後,馬丁過上了奢華的生活,擁有了名利,卻丟失了自我。

寫作本身沒有意義,是生活賦予了它價值,而生活的主體是人,好好生活,好好認識你自己,一旦失去自我就等於失去了一切,這是一個亙古恆久的話題。

《馬丁伊登》——按下重啟,源自人無法抗拒對生命起點的依戀

馬丁·伊登與蓋茨比有很多相同之處,底層起家,歷經艱難險阻,躋身上流社會,但是,外在的一切都不能改變他的出身、記憶還有他眼中的世界,他們不管擁有多少還是會惦記自己得不到的,與短暫的“擁有”相比,永恆的“失去”才是人生的常態。

所以,他們迷失了自我陷入極端痛苦空虛,無法接受假想的終點僅是起點的事實,無法真正地控制生活,因為他們一直在向外追求,沒有讓靈魂跟上身體的步伐。

《馬丁伊登》——按下重啟,源自人無法抗拒對生命起點的依戀

只不過馬丁·伊登主動做出了選擇,人寧可什麼都不要,也要知道自己到底是誰,這來自於對生命起點的依戀。

《馬丁伊登》——按下重啟,源自人無法抗拒對生命起點的依戀

在看

,輕點兩下取消在看